第104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第2页)
怎么可能?钱钏心头大震。
据她所知,景王可是书里的男主,自从启宣帝死后,中间虽有波折,却登上了皇位的,那位苏女主也当了皇后,如何就反了?
是了,书中也没有现在的中和帝登位的事,想来,那时就已经有了偏差。
可这太平盛世的,“反了”是怎么回事?
“我二哥呢?”她再顾不得许多,忙问道。
邹介悄声道:“他领兵出京讨逆去了!”
领兵?出京?讨逆?
钱钏不知该作何反应,她觉得每一条都不该和陆濯扯上关系——他不是文官吗?
又觉得很正常——他是陆濯啊!
====
陆濯是真的很忙。
那日宴宾时,眼线已送了消息进来。
他知道景王和袁为志为何选在那一日,也是故意将婚礼照常进行,给他们可乘之机。
因为袁为志等不了了:
朝中参他之人越来越多,有些事居然查出实据来,虽中和帝将奏折留中不发,但谁都知道,若这样的事越积越多,动他是迟早的。
即使是这个时候,他还是在犹豫,该不该有所行动,因为他本人的反击,只能针对一个人,或者一党人。
可他和景王牵连太深,只要动用了人手,势必将景王牵扯进来。
若景王陷入这种无休止的弹劾参奏之中,并不能得到什么好处,还将损坏他多年积下的贤名。
不动则已,动则必有所失。
他使了多年养气功夫,生生咽下了这些气,准备按兵不动。
可他万万没想到,那一日上朝时,居然见到一个人——赵璞。>>
赵夫子,名赵璞,与常明远,袁为志,皆为同科进士,亦是苏九明的得意门生。
当年苏九明倒台,常明远被波及,赵璞亦未能幸免,他本被启宣帝夺官,充军千里。
那时的袁为志,曾假惺惺地送其到京郊七里亭,说甚么同门之谊,将来若有翻身之日,必救于水火云云。
当日的赵璞并未多言,只对其冷笑之后,转身离开。
后来他明明查到赵璞死于痨病……
如今他不仅没死,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朝堂,再次为官了?!!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赵璞的到来,让袁为志陷入极大的恐慌中,他觉得赵璞回来,为的必是苏九明的案子,他和常明远那么投契,为了常明远,甘愿充军流放。
袁为志不信,赵璞能放过自己。
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袁为志的神经,他开始撺掇景王,先是上书,自请前往封地试探。
而后见中和帝居然当真要放景王回封地时,他稍稍放了心,若中和帝当真要对付景王一派,必定不会轻易放景王离开。
可赵璞却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果然,宫里虽透出了口风,可奏章却久久未批复。
这让他慌了神,不能再等了……
萧临远却不是非动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