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第2页)
那日才用过早饭,忽听见外头街门被拍得震天响。
唐封一个人住在外院,才将门打开,便闯进几人来。
为首之人头戴翼善冠,身穿赭石色锦袍,手里还捏着两个盘得油光水亮的核桃。
“听说——我四弟住在这里?”那人一进门,便四处打量。
他身后跟着几位穿着簇新衫子的家仆,在他身后“呼啦啦”全都挤了进来。
唐封皱了眉,冷声道:“这位公子怕是找岔了,这里是陆宅,并非公子的家人。”
唐封所知道的陆濯,正是靠山村陆家行二的,与这位京城的公子,完全搭不上界。
谁知那人却笑道:“对对,没错,就是姓陆的,他就是我的四弟!”
唐封略顿了顿,他还真不能肯定陆濯到底有没有结交京中的什么人。
尚未答话,从里头垂花门,陆濯打头,身后跟着钱钏陆桢,缓缓走了出来。
陆濯站在门阶上,望向院子内之人,冷声道:“阁下是哪位?寻在下有何事?”
那人将陆濯从头到脚打量了一回,最后笑道:“四弟,原来,你就是我的四弟呀!”
说着,便要上前。
唐封伸长了手臂,将其拦住。
陆濯道:“阁下怕是认错人了,在下并不识得您!”
那人一拍大腿,道:“嗐,我是常府的,我是你二哥呀,你不记得了吗?小时候,小时候你还跟在我屁股后面玩儿来着……”
陆濯依旧冷冷地看着他,道:“您当真认错人了,我并不识得甚么常府之人。”
提起常府,钱钏就明白了,京中忠明伯府常家,就是陆濯的本家。
他爹常明远,是老忠明伯的庶子,却是几个儿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当年深得老伯爷喜爱。
可惜自老伯爷去后,他们一家老大只袭了个将军,家中除了庶子常明伯,并无其他出息子弟,处境自然尴尬,直到后来常明远遇害,常家怕受其牵连,连夜将其除了族……
看如今这情形,想来是从哪里得知消息,知道陆濯是常明远的儿子,因见陆濯考的名次不错,眼见着殿试必定大为所为,所以这才上赶着来认亲来了。
但这和书中的情节大大不同。
在书中,陆濯先中小三元,乡试又中了解元,是何等势头?
哪知到考会试时,却因故未能参加,后来陆伏贵去世,又要守孝,这一耽搁是三年又三年。
起初的陆濯本无甚门路,又有人暗中打压,最后,他不得不找到了常家。
那常家本就因常明远的事,与其割裂,如今更怕牵连,哪里肯帮他?
后来,他不得不搁下脸面,去求了当日常明远的昔日至交。
人大都趋利避害,那时,能帮他的少,不落井下石的,已算是君子了。
终于后来,还是有一位常明远的至交帮了他。
动用了关系,将他举荐了上去,渐渐成了人手中的刀……
再后来,常家的事和人,都成了他的逆鳞。
那常家因见他渐渐起了势,又上靠上去,却个个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这一回却完全不同,陆濯从院试乡试统统不显,直到会试,才使出了本事,如今他是板上钉钉的贡士,参加完殿试便可擢升,一个进士是跑不了的,其后授官,乃是最正统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