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第2页)
虽没有打马游街,却有状元郎引众进士观榜,可惜到那日,众百姓不得近前,远远儿地看却是看不到的,因此,陆濯便没提。
钱钏在家呆不住,想领着陆桢在外头瞧热闹,又不敢走远,生怕错过陆濯回家,在家里听外头热闹,便站在门外等。
看得赵夫子好笑道:“放心吧,你二哥定会中的!”
能不能考中是一回事,能不能见到其光耀时刻是另一回事。
更何况,钱钏觉得,以陆濯的长相,只怕会被点为探花,若他本来只能得第四第五,被点为探花,乃是其幸;
倘若他本可以当状元,却被点了探花郎,岂不可惜?
想来想去,难以决断。
一直等到下晌,唐封赶了马车,载着陆濯回来了。
“状元?”钱钏不敢相信。
陆濯微笑着点头,唐封则笑得只剩下牙了:“是呢,就是状元郎!”
有生之年,竟然见到了活的状元郎!
向来见了陆濯像老鼠见了猫的陆桢,难得猴在他身边,拖着他的胳膊道:“二哥,当真的是状元?二哥,你今天去金銮殿了?二哥,你是不要当官了?二哥,……”
过了最初的喜悦,钱钏因想到一事,问唐封,“邹大哥和……青御哥呢?考得如何了?”
唐封未答,陆濯侧目道:“两人都是二甲,于石二甲二十名,青御二甲五十七。”
钱钏闻言,一拍巴掌,道:“五十七?那岂不是差点就三甲了?还好还好!”
陆濯终于还是未能忍住,无奈一笑。
且不提一家人如何庆祝。
第二日是圣上荣赐的琼林宴,圣上并未亲临,只派了一位先前的重臣,方家老爷子。
他乃是一甲子前的状元郎,与宴正是应景。宴上,他拍着陆濯的肩道:“陆濯,好,好哇!”
之后几日,陆濯忙得脚不沾地:因一甲三名,皆是当朝授官,陆濯去领了朝衣补服,进士赐银等。
后又率众进士上表,感戴天恩。再到孔庙拜释褐礼。
因陆濯是状元,当朝授了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忙完这些礼制,便要到翰林院去任职。
邹介和李青御因都是二甲,却还要进行朝考。
最好的去处,自然是翰林院,若能考中庶吉士,当是最好的出路了。
若不成,则要看吏部安排,到各处任职,自然也是其一。
不过,人常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大梁朝的权利中心,乃是内阁,内阁辅臣向来出身翰林院,若未能考中庶吉士,外放了官员,则离内阁则渐行渐远矣。
陆濯授了官,很快便走马上任,往翰林院修书去了。
倒是邹介李青御两人,因要参加一月之后的朝考,虽仍需精研课业,却比陆濯多了几日空闲。
这日,几月未见的李青御邹介两人,终于再次来了陆家小院。
钱钏正为近来毫无建树而烦恼——自去岁进京以来,到如今四月间,已半年多了,她除了给人介绍了几户租房子的活儿,再未做甚项目。
坐吃山空可还行?
她拍拍衣角,准备和陆桢再出去转转。
哪知才出大门,便见李家的大车停到了门外。
那车帘一掀,便露出李青御那张几月未见的脸:“钏儿妹妹!”
钏儿妹妹,多熟悉的钏儿妹妹?听在她的耳中,都不像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