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的,这次营销便突出一个对比。

店铺开业,左边五件丝制齐胸衫裙,长长的帔子延伸到地,右边五件普通间色裙,虽说如此,其颜色也是经过巧文精心配制的,不说时兴的红绿相见,清新明亮,就说后世流行的渐变色,巧文也是废了好一番心思。

店铺以雍华富贵的齐胸褶裙为卖点,可这流行的间色裙巧文也不想放弃,毕竟古代市场小,能够多占一些是一些,既要芝麻也要西瓜。

间色裙在此时大兴,越富贵的人家那破褶就越密,裙子条纹也越多,也就更鲜艳,间色裙在形制上再创就有些不易了,可看着那密密的裙褶,错落相间的颜色,一晃眼,倒让巧文有了灵感。

裙褶越密,颜色越庞杂,倒不是可以据此做文章了?

为何不根据这密度稍减丝绢色泽,再把裙褶做密,呈现出渐变的色彩?

这招大唐女郎们必是没有想到的。

薛枝也没有想到,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布料染制如此不易——

看着面前废掉的几缸水,薛枝算是体验了一把后世化学生的不易。

巧文不知怎么染料如何染制,或者说这些薛枝更在行。

理所当然的,巧文负责指挥,薛枝负责干活。

染到什么程度,泡多长时间,丝绢上的光泽如何亮一点,能不能在夹缬等印染情况下在齐胸衫裙的牡丹花下也搞个渐变?

最后在薛枝欲言又止的眼神下,巧文张了张嘴,闭了下眼,终究将这些心思暂时抛下。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再者,把这些花样留着以后使出来,也能保持女郎们的新鲜感。

月余时间,不仅巧文天一亮就赶制,连薛枝也被她那份认真吸引了进来,在和寺院僧人好一番交涉下将经文拿回家里抄写,有时抄累了,便会抬头,院落另一端两人拼凑的木板上,巧文认真拿着针线缝制着,甚至,几天下来,薛枝也会缝了几手。

有两三件间裙便是他亲自动手的,蓝蓝绿绿的指尖缝里白色衣线穿梭而过,时光从树隙流转而过,一转眼,衣肆已打理完毕,官凭文书一应俱全。

薛记已然倒下,空留牌匾无益,留着垫在巧文工作台下用,新的幕布上只飘逸几个大字——

巧娘子衣肆。

开店第一天,巧文没少费心思。

她特地身穿了一件渐变的间色裙,站在门外招揽生意,薛枝独坐柜台等人采买。

可来往的人不少,也有女郎见了巧文身上的衣裙感到新奇,拉着玩伴进店采买,看了两边的衣裙眼前一亮,一回头叫了掌柜,问了价格,间色裙一套两千文,齐胸衫裙一套两千五百文。

俱是当时价格,靠上一点。

可只见女郎眼里惊奇不止,见了渐变裙爱不释手,尚且和女伴谈论一番,再一转头,对着这齐胸衫裙只剩满眼惊叹,长了双嘴定在那里不知如何开口。

这……这是什么?

裙子哪有这样,熟悉又陌生。

却如早该这样般,本该如此。

张扬得很。

铺设陈丽,倒衬得一间十平的简陋衣肆不是南市偏远处的破败地了,如那陈列在一件富丽堂皇的宫楼里,里面流敞的尽是……

尽是那岁月应流向的长河。

包含着应有的华丽,静静陈列在哪儿,如蒙了尘黯淡了色彩,散去表面的浮光,余下的没入一针一线,一丝一缕里,暗淡,喧哗。

两位女郎静看良久,薛枝在一旁静静等着,看着她们。

可最后,两位女郎什么也没说,默默离开了。

巧文一直在外面招揽,女郎出来,与她侧身而过,她赶紧跑了进去,问了。

“怎么样,买了?”

女郎一直挎着包裹,看不出里面有什么。

薛枝看着她们离去的方向,凝思,蹙眉摇摇头。

“未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