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第1页)
江东地处荒凉,历来不为诸侯所喜,诸侯认为北方平定,南方如入彀中矣。
然江南土膏肥沃,潜力巨大,尤其北方连年战乱,百姓南逃,士族南迁,人口显著增长。
于是历史上孙策凭借江东奠定了三足鼎立的一足。
建安元年,汉献帝入许都,改年号兴平为建安。
与此同时,孙策的舅舅吴景、孙策的叔叔孙贲,攻刘繇不下,孙策自请出站。袁术上表封孙策为折冲校尉。
这个时候诸侯跟闹着玩似的,这边刚向朝廷递了表文,册封便颁布下去了,也就是说甭管朝廷同不同意,咱就是讲究个形式。
古人名声大于天。孙策广交名流,名声极好,又有小霸王美誉,甫一进入江东,便投效者众。
一路招兵买马,到了历阳,孙策兵力已到达五六千,下横江、当利,势如破竹。
但这股锐气却在吴郡折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孙策凭借声势之盛,百姓望风而投,郡县望风而降。
这会吴郡太守许贡上表孙策叛逆,且被孙策杀害的消息传出,孙策的名声大大受损。本来这还好说,雪上加霜的是,曹操对他直接定性,念在他讨袁术有功,特召孙策入朝为官。
曹操的想法是这些诸侯都是敌人,天下能少一个是一个,抓到把柄便迎头痛击。
孙氏在江东的威望太高了,要打击。
而且曹操打着小算盘,他马上要讨伐吕布了,还有用得到刘备的地方。
在曹操心里刘备和孙策是小诸侯,又不和他接壤,威胁不大,最大的敌人是袁绍,当前的对手是张绣,吕布。
哦,之前还有袁术,但现在的袁术,虽不至于立刻败亡,却也让他打残了。
孙策在江东的形势有多好呢?曲阿有他舅舅叔叔,丹阳太守周尚是发小地从父。
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究。孙策借助这些人,又自身勇武,当横扫江东不难。
但这个时候士人惜名,丹阳太守周尚对于投靠孙策犹豫了。
孙策自吴郡率兵而出,便来到丹阳,丹阳外的一处大营,程普驻扎在这里。
他见孙策过来,神色欣喜,连忙迎上来道:“主公!”
程普是孙坚的部将,与孙坚兄弟情深,对孙家忠心耿耿。自从被孙策从袁术那要回来,便认了主,立志要辅佐孙策成就一番事业,完成乃父之志。
孙策顾不得心中茫然,扶起程普道:“不得如此,吾视将军为亲叔父,不可如此客气!”
他大刀阔斧地到首位坐下,问道:“看叔父兵马陈列城外,想必是周尚说好的迎我们入城是反悔了。”
他神色沉郁,嘲讽一笑,道:“也是,吾现在是叛逆,难配他三公之家。”
程晋见孙策心情不好,呐呐无言。
片刻,他苦笑道:“周尚确也不得不为家族考虑,他们这些世家最要名声,还要清名,还要利益,周家还算有信义的了。”
“不过周瑜来过,他不愧是主公的至交好友。他言会劝说他叔父,让主公安心静候他的消息。”
闻言孙策心中温暖,却是道:“不好叫公瑾为难,明日我们就走,趁他还不知道我来。”
“这,”程普也不知道怎么劝,索性长叹一声,前去布置。
*
晨曦微亮,孙策在亲兵的服侍下穿戴好甲胄,望了一眼丹阳城城门,翻身上-->>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