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页)
张春香吐了瓜子壳,笑道:“怎么没留?还不是怕咱娘跟爹两个人在家太冷清。”
“我跟春香想?到一块去了,我还以为你们要在娘家过?夜,所以吃过?午饭就回来了。结果我前?脚刚到家,春香后?脚也回来了。”
“我刚还跟大嫂说呢,我说二嫂总归要在娘家歇一夜的。这刚说完,二哥二嫂就回来了!”
吴婆子端了盘子花生,重重的放在两个媳妇面前?的凳子上,大声道:“咋滴,我跟你们爹是三岁小孩吗?没你们还不成了?让你门住一夜就住一夜,都巴巴的跑回来做甚?没得碍人眼!”
三个儿媳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视一笑。
她们几?人心中都知道,婆婆这人就是嘴上不饶人,跟刀子似的。有事没事的,都要数落几?句。心却是好?的,还会体谅她们这些出嫁女,让留在娘家过?夜。
她们回来,婆婆嘴上说着嫌弃不稀罕的话,但心里却是喜的,不然怎么还亲自端了花生来。
才正月初二,不用做活计。吴婆子抱了孙子们进?了屋,男人们中午都喝了不少酒,也都去了炕上躺着,只?留妯娌几?个坐在院里晒太阳话着家常。
“今儿个我回娘家,我娘家的大嫂,说要给我红梅保桩媒。”
张春香抓瓜子的手一顿:“红梅才九岁,这么急着定亲?”
“春香说的是,红梅才九岁,你娘家大嫂怎么就要给她保媒?大嫂你答应了?”
何氏“唉”了一声:“我没明着答应,也没拒绝。说的人家,是我大嫂娘家的侄儿。其实我心里是不大愿意这门亲事的,她那娘家哥哥在县里做木匠,跟咱家比起来,算是有些家底。可我大嫂那侄儿脑子有点迟钝,说话做事要比别人慢上一步半步。”
“就这样的,我大嫂话里话外的,还说我红梅真要嫁过?去,都是是高攀了她娘家。还说要是错过?了,可就找不到这么好?的人家了。先不管她娘家的家底到底如何,光这话说的,叫人听着不舒服。”
“我娘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说人笨些就笨些,起码嫁过?去了不会太吃苦,让我应了这门亲事。我只?好?说红梅的婚事我做不了主,等问?过?了咱们爹娘……”
何氏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吴婆子拿着尿片出来,厉声道:“做他娘的春秋大梦!不过?一个木匠的儿子,竟说我沈家女高攀!什么东西,呸!”
“我告诉你,你是我老沈家的媳妇,红梅姓着沈。她的婚事,自有我跟你爹做主。你要是犯浑,应了这门亲事,那你就回娘家去吧,也别进?我沈家门了。”
吴婆子说完还不解气:“一个木匠,就敢耀武扬威!你也不想?想?,他做木匠一年才挣多少钱,老二卖盒饭一年挣多少钱?怎么就是我红梅高攀了?你娘家大嫂既然觉得她侄儿好?,怎么不把她闺女嫁过?去?我没记错的话,她那闺女比红梅还大一岁吧!”
吴婆子不提,何氏都忘了他们家去年靠卖盒饭,一个月的时?间就挣了五两银子。
等过?完了年,再卖上几?个月的盒饭,还真就不知道是谁高攀谁。
“我今天?就把话撩这儿,就她娘家侄儿那个癞蛤蟆,我跟你爹是看?不上眼的!这门亲事,让他们想?都不要想?。你要是觉得在娘家人面前?为难,只?管把我的原话说给她们听!”
“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吴婆子越想?越气,狠狠的啐了一口,又回了屋里。
何氏无奈的朝着妯娌们苦笑了下,徐氏轻轻的拍了拍大嫂的手,安慰着:“咱娘语气虽不好?,却是为了红梅好?。这女子嫁人好?比重新投胎一回,嫁对了人,日子和和美?美?。这要嫁错了,就像春兰……”
“二嫂说的对!你大嫂的娘家侄儿这里不好?……”张春香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又道:“就这样的,在家里能说得上话?红梅真要嫁过?去,冷了热了,他能知晓?更别说跟婆婆妯娌起了龃龉,指望他帮你撑腰!”
“大嫂,红梅才九岁,有的是时?间慢慢寻摸!不行我让我爹娘在镇上给留意留意,咱家红梅可是不差的,嫁镇上也能嫁得。”
“红梅的亲事倒是不急,她才多大?我就是不知该怎么去拒了我娘!”何氏绞着手,面露难色。
“直接说咱娘爹不同意呗。咋滴,难道为了你娘家人,大嫂要把红梅往火坑里推?”
“那倒不至于,红梅是我亲生的,我肯定不会将她往火坑里推。就是怕依我大嫂那性子,要将我记恨上。等将来我爹娘一去,这门亲,怕是就断了。”
张春香不愧是勤奋好?学的,不但学习家务和庄稼活,就连吴婆子的语气都学了三分:“要我说大嫂就是想?不开。你大嫂要将红梅嫁给一个脑子不好?使的侄儿,就这事儿来说,她就没拿你当自家人。这样的亲戚,别说来往,我连看?上一眼都觉得辣眼睛!也就大嫂糊涂,还惦记着她是娘家人,巴巴的上杆子往上攀。”
“春香说的是,是她们先把你当外人,咱为何惧她?”
“对,你们说的对!明日我就回娘家将此?事拒了去!”
何氏
一去又是?三两个月,沈家?的盒饭摊上生意依旧如故,甚至客人比年前的还要多些。沈春生觉着?,大?抵是?去庙会上那几日的回头客。
吴婆子的小匣子里,成串的铜板都被换成了银锭,加上之前攒下的,足足有四十两。
“咱再?攒攒,等再?攒个半年,就能盖大房子咯。”
“奶,到时候能不能多盖几间房,给我跟大?姐也盖一间?。”
“盖,都盖!”吴婆子把匣子放好,心想是?该多盖几?间?房。红梅都九岁了,还跟她爹娘睡在一个屋里,只用了块板隔了开?来。
再?有两年杳杳也大?了,再?有两个孙子,将来也是?要娶妻生子的。趁着?盖房,不如多盖上几?间?,省的以后还要添屋。
说到盖房,沈杳又想到如今家?里宽裕,养了不少的鸡,若是?再?养上头煮,岂不美哉?
等到了腊月底杀年猪,有杀猪菜吃不说,还能留下些肉来灌香肠。
“奶,要不到时?候咱再?搭个猪圈,捉头小猪来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