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3页)
「再有此等生意,苏掌柜依旧找我。」有商人恭维着。
苏屿笑而不语,只点了点头。
这般事,不会再有第二次了,且回去,等曹氏回过神来,不知会怎么闹呢。
苏屿提前跟两个店的雇工都说好了,这几日若有砸店行凶或者其他行为的人,不用阻止,任由着闹,记下价格,一块报官。
且想着曹氏也不傻,敢正着砸店泄愤,不过是提个醒罢了,免得有人被伤,得不偿失。
齐珩中解元,风头正盛,江浦县令把他当宝贝一样看,押宝一样等着来年春闱上榜,前途无量,这时候触霉头,等于找死。
行走于市井,想要行事左右不怕,权和钱总得占一样,若是两样都占,那别人就该怕你了。
第59章
「那起个新名,叫金裳阁如何?」苏屿思索着,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于是提笔写下。
「金子,衣裳,阁楼?」芙蕖从不把苏屿的话掉地上,但有时她也不知道怎么附和,她只喜欢她的厨房一亩三分地。
晚饭过后,一家人围在桌边商量着。
事实上,真正能思考的也就齐珩自己,他在看苏屿的书面计划,罗氏有时候能搭上一两句,而芙蕖在想明早做什么饭,桑宁则掰着手指头,小脑瓜转来转去,不知道在想什么。
老太太每日的休闲娱乐就是和孙妈妈说会话,也有同样年纪的老太太来找她,聊上几句年轻的时候故事,总是很感慨。
江南东路首府是江宁府,下辖一共八个县城,而像长乐镇这般的乡镇则有百馀个,若可以每一个乡镇都开一个裁缝铺,将生意铺到整个江南东路的话……
是一个大生意,靠自己不可能,因为需要的钱太多了,但若是和大家共谋呢?
苏屿的计划就是这样的,罗氏裁缝铺欢迎大家合本,共同发财。
通过人传人,亲戚传亲戚,纸张传纸张,将这个消息传播到每个乡镇,有意向的联系罗氏裁缝铺,每个乡镇限一个铺子,并不是随便开,是有要求的。
计然曰:合伙开行,择能者是从。
首先需要本钱,想要加入的能者,一得是能拿出钱来。约两百两左右,无论是自己拿出还是很多人凑钱,都可。
一百两用来做保证金,签字画押过官府,不做了退还。而另一百两就是用来租铺子和装潢了。
其次就是能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店铺经营管理能力,需要自己经营店铺。
而罗氏裁缝铺全负责,字面意思,就是合伙人只需要交钱然后等着经营即可。
衣服拿去卖,卖出去的每件衣服需给罗氏裁缝铺盈利价格的一成,其馀盈利全是合伙人的,价格自定,但上下浮动不能超过太多,否则搅乱了正常,又造成了恶意竞争。
如果能把罗氏裁缝铺开到所有乡镇,只收保证金一项,就有上万两的收益。
当然,铺到全江南东路的可能性不大,这样更需要每个县城都要有成衣作坊才行,不然会供不应求。
但也不尽然,一半应该是有的,有齐珩解元的名头在,起码保障有了,而苏屿定是会好好利用起齐珩的身份。
苏屿说着自己的想法,一口一个「罗氏裁缝铺」说的顺畅,可罗氏听着有些脸红,她什么也没干还冠了个名字,于是就跟苏屿提议让她换个。
最后敲定了金裳阁这个名字。
因着齐珩飞上枝头,这些时日老的少的踏齐家门的人是真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