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第2页)
刘彻一口气还没松出去呢。
就听见言羽阳接着道:“因为汉桓帝找到了新的能用的宦官。”
刘彻:
好好好。
东汉宦官,东汉特产。
朱元璋阴阳怪气的说:“这下你们汉朝皇帝能送什么礼讨好帝师不是显而易见了么。”
刘彻直觉朱元璋嘴里没几句好话,不想接他的话茬。
没人搭理朱元璋也不生气,自顾自的说:“你们送帝师宦官跟外戚不就得了?这
就是你们汉朝特产啊。嗖一下让系统给你们送过去,还能是新鲜热乎的。”
言羽阳:
你说的这个新鲜热乎是人还是人皮。
言羽阳真怕朱元璋哪天一时兴起给他搞过来一个被剥皮楦草的贪官。
那太噩梦了。
言羽阳赶忙出声拒绝:“别听他的,我不收这种东西的啊。”
说完,言羽阳感觉自己的话好像有点歧义,又补充道:“当然,别的东西我也不要,别瞎送。”
“继续说回党锢之祸。”
“汉桓帝虽然罢黜了五侯,但对新上任的宦官还是很宠信的。这就导致了宦官出现一手遮天的局面,宦官们为非作歹,赶在汉桓帝大赦天下之前肆意犯法杀人,但总有那么几个刚正不阿的臣子眼里揉不得沙子,比如南阳太守和汝南太守。他们两直接无视了汉桓帝的赦令,仍旧对故意为非作歹的宦官处以刑法。这下可把其余宦官给惹毛了,宦官们纷纷表示抗议,虽然最后汉桓帝听信宦官们的谗言,把南阳太守和汝南太守直接给杀了,但双方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宦官们意识到文臣集团试图把自己赶出朝堂,他们不想就这样坐以待毙,于是,没过多久,宦官们就策划了一场大案,那就是对士大夫的诬陷。本来那些世家之后自诩清流,会在日常生活中聚在一起稍微谈论一点朝政,他们的家人又或多或少都是在朝为官的人,这些人也都是未来的为官预备役,但这却成为了宦官阵营扣大帽子的把柄。”
“一顶结党营私的帽子扣下来,汉桓帝大怒,直接把被宦官扣帽子的人全都给抓了。汉桓帝当时是动真格的,谁来了都不好使,敢劝他的一律都被他革职论处。后来就连皇后他爹窦武也来帮忙说情,汉桓帝还是不搭理。”
“直到审着审着宦官们发现自己也搅和进去了,这才上书给汉桓帝,汉桓帝才把那些被抓进牢里的士人给放了出来,虽然放出来了,但是汉桓帝心里还是有气。勒令这一批人永远都不准被录用。”
“虽然汉桓帝比之上下确实是矮子里面拔高个,但是你说他特别明辨秋毫吧,好像也没有。但你说他干得特别不行吧,纵观东汉的皇帝,他也算能排得上号的了。而且他也是少数不受外戚掌控的,虽然他被宦官掌控得死死地。”
刘彻闻言冷笑一声。
东汉总共就那么几个皇帝。>>
一个梁冀就弄死两个。
前面的阎氏还弄死一个。
可不就没几个能用的了么?
“不过汉桓帝外交方面还是无可指摘的,西域啊、南蛮啊、羌族啊等等,他在位期间还是平定了不少叛乱的。不过汉桓帝死得也挺早的,36岁就死了。”
“等等,帝师,朕有一个问题。”刘彻问:“这东汉的皇帝他怎么就都死那么早呢?就没一个能活过四十的吗?”
虽然早先已经知道了东汉皇帝命短。
但是这也太短了。
除去那几个几岁就死了的
。
这些成年的怎么也都一个个的都死那么早?
“有啊,光武帝刘秀就活到了63,是东汉命最长的一个。()”
除了刘秀呢?没别人了??()?[()”
好久没被人这么直呼其名了,骤然被刘彻这么一喊,刘秀还有点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