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8章 震撼的测试(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34;2,3,5,7,11,13,17,19……&34;

不到半小时,计算机就完成了全部运算,并列出了1到1000万之间的所有素数。

&34;老天爷啊!&34;一位留学归来的科学家忍不住用外语惊叹,&34;这速度至少是现有最快计算机的一百倍!&34;

&34;不,是一百二十倍。&34;李长生纠正道,&34;我刚才计时了。&34;

科学家们陷入了一种近乎恍惚的状态。

他们中有的人曾经亲眼见过国外最先进的计算机,也有人参与过国内早期计算设备的研发。

但眼前这台&34;曙光一号&34;展现出的性能,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正当众人还沉浸在震惊中时,电力部门的工程师敲门进来,脸上带着忧虑:

&34;李科长,我们检测到电力系统负载异常。是不是设备出了问题?&34;

&34;怎么个异常法?&34;李长生抬起头。

&34;太低了!&34;工程师一脸困惑,&34;按照计划,我们准备了两台大型发电机为计算机供电,但监测显示,设备用电量只有预期的二十分之一左右。我们担心是不是计量装置出了故障。&34;

这一消息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34;不可能!&34;机械组长摇头,&34;计算机运行时的发热量和耗电量成正比。按照这种计算速度,耗电量应该非常惊人才对!&34;

李长生示意电力工程师靠近&34;曙光一号&34;:&34;你摸一摸机箱表面,有多热?&34;

工程师小心翼翼地将手贴在金属外壳上,预期会感受到灼热。但令他惊讶的是,机箱只是微微温热,甚至比普通家用电器还要凉。

&34;这……这不热啊!&34;工程师难以置信地说,&34;计算机运行这么久,按理说温度应该很高才对!&34;

李长生解释道:&34;这是集成电路的优势之一。由于体积小,元件集中,能量损耗大大减少,效率显着提高。&34;

&34;那耗电量呢?&34;老周追问,&34;真的只有传统计算机的五十分之一?&34;

电力工程师点点头,拿出一份详细的用电记录:&34;不止五十分之一,根据我们的测量,&39;曙光一号&39;的峰值功耗只有75千瓦,而同等性能的电子管计算机至少需要400千瓦!&34;

&34;七千五百瓦?&34;机械工程师倒吸一口凉气,&34;这……这只比普通家庭的总用电量大一点!一台小型发电机就能供电了!&34;

李长生笑了笑:&34;理论上,两台小汽车的电瓶并联就能维持&39;曙光一号&39;正常运行一个小时。&34;

这句话如同一枚炸弹,在总装室内引起了一阵骚动。科学家们交头接耳,眼中全是难以掩饰的震惊和不可思议。

更令人惊讶的是,&34;曙光一号&34;运行时几乎没有声音。与传统电子管计算机运行时的嗡嗡噪声和散热风扇的轰鸣不同,它安静得像一台普通的办公桌。

&34;听,几乎没有声音。&34;老周凑近机箱侧面,仔细倾听,&34;只有非常轻微的电流声,比我家的收音机还安静!&34;

一位年轻的技术员不由自主地咕哝道:&34;这已经不是技术进步了,简直就是魔法…………&34;

李长生站起身,环视众人:&34;这还只是基础性能测试。&39;曙光一号&39;真正的威力,远不止于此。&3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