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眼熟的客人(第2页)
“爸,你拿我录取通知书做什么?”十八岁的张招娣问道。
“扔了,你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养家,要不然就找个人嫁了,你弟还差钱娶媳妇呢。”她的爸爸说的理直气壮。
张招娣一把抢过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爸,我弟弟才十六岁!”
“反正家里没钱供你读书了,你要是想去上学,就自己想办法挣学费和生活费。”
十八岁的盛夏,她迎着咸湿的热风离开了那个所谓的家。
刚刚成年的张招娣端过盘子、洗过碗、打扫过卫生、做过家教,只要是能挣钱的活,她都做。不让她读,她偏就要去读,不仅要读大学,还要读研究生,读博士。
这么多年来,她呆在家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五天,父母从来没有问过她在外面过得苦不苦,冷不冷、累不累,每一次联系,都是要钱。弟弟上大学,要钱,弟弟买房子要钱,弟弟结婚要钱,弟弟生孩子,要钱。
姐姐是块肉,要给弟弟吃。
她不给,就被骂了十几年狼心狗肺。
叶紫岑阴阳怪气的声音将张招娣的思绪拉了回来:“我的饼很便宜的,奶奶,你买几个给你宝贝孙子呗,你看把他馋的。”
张耀国听到要给他买饼吃,哭得更大声了:“哇——奶奶,我好疼啊——我想吃饼,奶奶——呜呜——饼——我想吃饼——”
奶奶被宝贝孙子哭得没办法:“好,好,好,奶奶给你买,奶奶才不像你姑姑,奶奶最疼你了,别哭了,奶奶给你买。”
听到这话,张耀国立马不哭了,嘴甜道:“奶奶最好了。”说完他扭头朝张招娣和张莹做了个鬼脸。
奶奶也瞪了张招娣和张莹一眼,掏钱买了个饼,递给宝贝孙子:“快趁热吃。”
张耀国也不客气,大口咬了下去,一边塞得满嘴都是,一边挑衅地看了看张招娣和张莹。见张莹也不眨眼地看着自己,他又低头瞧了瞧自己的饼,又看了看张莹,又看看自己手里的饼,咬了一大口,扭头跑去了另一个玩具摊子。
“慢点——别摔着了——”奶奶跟在他身后。
叶紫岑装了两个饼,递给还站在摊前、静静看着那一老一小走开的姑姑和侄女,道:“这两个菜煎饼送给你们吃。明年五月份你们再来照顾我生意。要是在这里找不到我,也可以去泉东村找我。或者告诉我你们家的地址,我做好给你们送过去。”
张招娣接过,还是把钱放在了摊子上,笑了笑:“谢谢,明年估计是不行了,过些天我就带莹莹去美国,不回来了。”
这个夏天开始,她的侄女不会再走她的老路,她们会离开这里,越远越好,她会疼她、爱她、宠她,支持她——她们会有自己的家。
以前再不好过,如今也要好过了。
叶紫岑也笑了:“好,那我把做法告诉你,你到时候自己做也成,很简单的。”
路过的小女孩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朝妈妈撒娇:“妈妈,我也想去美国玩,我不想去补习班了。今天是周末,我的朋友们都在玩,只有我还要去学习。”她看起来也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年纪,长得白白嫩嫩,穿着粉色的蓬蓬裙,脑袋上的蝴蝶结随着她的走动,一晃一晃的,很是可爱。
“学好了,以后有的是时间玩。”妈妈背着书包拉着小女孩的手,朝招娣姑侄歉意地笑笑,脚步不停,低下头,哄劝道。
“为什么不能现在玩,以后再学呢?”小女孩很是疑惑。
妈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想了想,她继续问道:“你是因为真的不想去学习?还是因为朋友不去,所以你也不要去?”
小女孩歪着头,思考片刻:“我自己不想去补习。”
妈妈很有耐心:“那你想做什么呢?”
“我想学乒乓球,我在电视上看见了,打乒乓球可帅了。我想成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拿金牌。”小女孩越说越兴奋。
“我还想学开飞机,然后买一架大大的波音747,带着你和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去参加奥运会。”小女孩手臂张得大大的,比划着飞机的大小。
妈妈笑起来:“那你更应该去实习了,不然你怎么学开飞机呢?你要是想学乒乓球,妈妈今天就给你报名学习。”
“谢谢妈妈,我最爱你了!”小女孩欢呼起来,头发上的蝴蝶结跳得更欢快了。
母亲的几句劝解成功让小女孩拾起了学习的兴趣。
望着二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张莹有些茫然,她看了看姑姑递到她手中的圆白菜煎饼,咬了一口,香香脆脆的,很好吃。她一口接一口的咬下,让食物充满口腔,不断的咀嚼让她的牙齿有些酸痛,连带着眼睛都酸胀了起来,她用力眨眨眼,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张莹的记忆里,母亲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会在爸爸和奶奶嫌弃她时心疼地抱着她,会温柔地唱歌哄她睡觉,会偷偷塞给她好吃的,可她的妈妈,在生弟弟时难产去世了。或许,她的妈妈在的话,也会温柔地给她讲很多她不知道的事,或许这时候她就能听懂她们在讲什么了,她就能知道什么是□□,什么是波音747,什么是奥运会。
可也或许,她依然不知道这些,因为她的母亲,被困在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之中,被困在经济贫困,精神贫乏的家庭里,一辈子也没出过远门,一辈子也没见过她们口中的那些事物。
人与人之间有着家庭背景造成的巨大鸿沟,而鸿沟造成的自卑有可能跟随张莹一辈子,在某个时间不经意地刺探而出。魔·蝎·小·说·MOXIEXS。。o。X。i。e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