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69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尤为深刻的一点。

叹气之后,姜琬并没有再纠结这事儿,正如宗小茹之前所说,他什么也做不了,眼下的情况,只能静观其变,坐等结局。

入夜。

“公子,公子,开门。”拍门声把姜琬从睡梦中惊醒,他一个激灵翻身坐起来,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直到分辨出来敲门的人是苏州姜府来的之后,才披上衣服出来把门打开。

“老太太不放心哥儿一个人在外,打发老爷来京城了。”门一拉开,月光中对上姜徵一张没多少表情的脸,父子二人相视无语,仆人在一旁轻声道。

“父亲。”姜琬开口道。

“嗯。”姜徵点点头,踱步走进屋中:“听说你在京城有些名气了,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语气之中有些担忧姜琬树大招风之意。

“父亲说的是韩学士和皇甫学士前来走访儿子一事?”姜琬给他泡了茶,端上去,道。

谒见文坛前辈的活动,几乎是南朝科举走到最后一项必不可少的,这和唐代有些类似,唐代人叫这种活动为——温卷,“投其所业,逾数日又投。”

说的就是这个了。

君想想当年朱余庆谒见文坛前辈张籍,一首模拟小媳妇见公婆的诗还不是为了探探自己前程如何。

昨夜洞房停画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第64章哮喘

这首《近试上张水部》投谒投的巧妙吧,字面上写的是新娘子上堂见公公婆婆之前,问自己夫婿:哎,亲爱的,我的眉毛画的怎样?你妈喜欢我吗?

而他要呈给的,却是主考官张籍,一眼就能看明白,呈诗人的意思是,哎,我的文章行不行啊,能不能考中?

绝哉,妙哉否?

张籍也是个妙人,答了一首——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一曲菱歌抵万金。

答诗之意乃是说一位越地的少女,新妆打扮,自知光彩夺目却还在沉吟。其实,不管齐地的丝织品有多么昂贵,也比不上她一曲足抵万金的菱歌。

这也是明着告诉朱余庆,凭他过人的才华,登科及第是完全没有疑问的。

次年春闱,由于张籍的推许,朱余庆果然考中。

南朝的科举在许多地方类唐,所以投谒一事,也就是举人在春闱之前靠着文坛前辈的名声走红,是一种社会风气,并无不妥。

姜琬不觉得韩惠和皇甫杰来寻访他,藉此抬升名气是一件祸事,眼下,还有什么比明年的春闱金榜题名更重要的呢。

“玠儿出了那样的事情,我们姜家也跟着脸上没光,这时候,还是夹着尾巴做人的好。”姜徵道。

室内一灯如豆。

姜琬顿了顿:“父亲,虽然顾表兄那边祸从天降,前程眼瞧着是没了,可我这里,如果表现的太过抬不起头来的话,你说会不会被人抓住这一点儿大肆渲染?”

比如朱楠之之流,恨不得立马给他下个彀,把他推入万丈深渊,永不能翻身。

“唉,你说的何尝没有道理。”姜徵呷了口淡茶,“不说这个了,听说你大姐在宫里不太好,也不知道她……”

他欲言又止,连连摇头:“你娘说,如玉那丫头心里头搁着你顾表兄,太不懂事了。”

姜琬:“不知父亲今天进城的时候可曾听说了?顾表兄从浙西逃出来了,如今……落在朝廷锦衣卫的手里。”

若是姜如玉想的开的话,得知顾玠已经脱离了瑱王裴豫的控制,应该释然了吧。

“如玉这孩子,心思重啊……”说到儿女之事,姜徵的眼神少见地黯然下来,“也不知她能不能熬到明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