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94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我对不起她。”顾玠的语调黯然下来。

“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姜琬道。

婆妈起来还真烦。

“要是没事,我先到太子那边去了,你别多想。”见顾玠没说话,他又道。

顾玠点点头,还是一言不发。

姜琬盯了他一会儿,从顾玠脸上看不出特别的失意或别的什么,可越是这样,姜琬越难受,那种近乎麻木的随波逐流让人看着就绝望,绝望的窒息。

姜琬拂袖而去。

第一次动了气。

紫茵阁。

太子和朱楠之正在喝茶论史,聊的热火朝天。

姜琬被领进去后就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听的很是虔诚。

“战国四公子无一不是胸怀天下之人,饱读诗书之人,为何到了最后一个没有好结局?”一个话题完结,太子又抛出来一个。

“臣……”朱楠之乍然被问住了,憋了半天才道:“四公子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死后留名青史,臣以为他们早不在乎什么结局了……”

“是吗?”太子抿了口茶,眼光扫向姜琬:“君逸,你说呢?”

姜琬不想和朱楠之作对,他起身谦逊道:“朱兄珠玉之论在前,臣之拙见不过如此。”

太子淡笑一声:“是吗?”

姜琬惴惴不安,不知要说什么,又听太子下令:“说实话,说的合乎本殿下的心意了,就允你所求。”

这个诱饵很大。

姜琬也顾不上朱楠之那个烂人了,开口道:“臣以为,除了信陵君外,其他三人似乎没给国家带来好处,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可谓太高了。”

说到这儿,他看了看朱楠之,那人脸色不太好,五官微微扭曲。

太子听后却来了精神,饶有兴致:“你继续说下去。”

姜琬并不太愿意诋毁先人,只好道:“臣在读史时,自以为近交而远攻的外交手段不够高明,且孟尝君效力的齐国也未曾这种外交政策中得到好处……”

不仅如此,孟尝君这个人,私德也不是特别拿的出手的,据说他自认为是个美男子,且是个颜王,有次路过某地时,人家说他长的不够好看,这个手下握有三千门客的主儿直接斩杀一百多人,灭掉一个县才给自己找回颜面。

这事儿,估计太子看到了,所以他没说。

方才进来时,他悄悄打听了太子这些天在看什么书,丫鬟告诉他太子昨日在看与战国四公子有关的书,所以姜琬才有这个猜测。

至于春申君和平原君,他再不愿意去评价,言多必失,点到为止吧。

太子微颔首:“看来楠之不好读史,君逸却喜欢琢磨这些东西。”

朱楠之的脸色瞬间转成苍白,“臣惭愧,臣学术不精……”

“今日只是私下切磋,君逸不要骄傲,楠之也不必难过,咱们三个都师从过宗太傅,各有所长,各有所长……”太子年纪不大,某些地方可谓是修炼前年的老狐狸了,一句话反过来又安慰起人来。

“谢殿下鼓励,臣定会谨记教诲,在学问上精益求精。”朱楠之如坐在锋芒之上,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第90章权衡

他琢磨过太子为何要问起战国四公子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君臣猜忌一事,所以他并没敢做答。

没想到姜琬倒会取巧,硬是把名望和人品都好的信陵君挑出来,单单拿孟尝君的对外政策来说事儿,竟把君臣这方面的关系转移到别处去了。

听着是舒服。

太小看他了。

朱楠之心中极不舒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