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第2页)
姜琬腾地一下坐起来:“你要是将来做了官,不管哪个位子上,定屹立不倒。”
单就这份揣摩人心思的玲珑劲儿,就令人望尘莫及了。
“嘿嘿,好好学着吧,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多着呢。”顾玠又笑。
姜琬从床上爬起来,整了一下衣衫去见姜母,说明想法,“老祖宗,孙儿也想借此机会见识见识京中的衙门,将来好知道去那里当差。”
姜母本不想答应他们,听他这么一说,高兴起来:“琬哥儿志向不小,也好,也好,总把你娇养在身边也不是个事儿,该出去摔打摔打了。”
在家娇生惯养的,第一次出门,难免要受受辛苦。
“老祖宗真开明。”姜琬没想到姜母看的这样长远,他一直以来有个误解,以为古代的老太太都是非常溺爱男孙的,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去,拿30两银子给琬哥儿,让他进京去开开眼界。”
30两?
好多啊,老祖宗,丫鬟愣了一下,神色复杂地去了。
“老祖母,要带这么多钱吗?”姜琬觉得10两银子就好,他手头有的,不用再问家里要了。
姜母:“带上吧,有用的着的地方。”
姜琬:“……太多了。”
上次姜如玉走的时候,姜母塞给她200两银票,后来,听丫鬟私下里说,是老太太当掉了藏了半辈子的古物才拿出的。
看来家中已经没什么钱财了,姜琬怎能忍心再拿这么多出去。
姜母笑咪咪地拉过他的手:“到了京城,去见见你将来的岳父大人,也给宗小姐买些时下新兴的头钗珠翠什么的,姑娘家,没有不爱这些个的。”
“老祖宗说的是。”姜琬神情有些木然地道。
看着那张薄薄的银票,他迟疑了下才接在手上。
“孙儿,还是不去了吧?”
姜母还是笑着道:“琬哥儿懂事了。知道家道艰难。”说着,她拉过姜琬来:“这是正事,你当去的。”
就算姜琬不去的话,过几日,等姜琬府试放榜了,她打算自己带着姜琬进京一趟,去宗家看看呢。
与宗家这门好亲事,他们姜家做梦都没想到过,绝不能黄了。
“是了,老祖母。”姜琬低头道。
他此去尽量节俭着,办完事快快回来,一心举业。
早一天坐上朝廷的官位,姜家就早一天脱离这种困境,姜琬暗暗发誓。
***
又歇了一日,姜徵问好了船,交待二人许多事宜之后,就放他们动身了。
姜琬本来想骑马走的,又深感原主这副身体年纪小,又单弱,就听了顾玠的话,坐船从水路北上前往京城。
已是暮春时分,大运河之上帆船如梭,风暖水绿,十分惬意。
姜琬站在船头,极目远眺,一望千里,视野极其高远,跟随着,他的心胸也一下子开阔起来。
“琬表弟,进来舱里喝酒。”他正看的出神,顾玠从船舱里探出头来问他。
“这位兄台,来呀。”姜琬回过头去,船舱里不知什么时候凑了一桌的少年,纷纷向他招手。
姜琬点头应了声,缓缓走进来坐下,眼光略好奇地打量着叽叽喳喳的一群少年郎。
相互报过名姓,少年人外向,就有人张罗着在舱里摆了小案子,向船东家要了几碟花生米,围拢在那边,劝起酒来。
跟随着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