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1页)
为了自己的弟弟,动用国家机器监视弟弟及周边的人;
要求弟弟列出嗑药清单;
亲自面试弟弟的新室友;
纵容弟弟使用自己的最高优先权非法闯入军事重地;
阻止弟弟在白金汉宫裸奔;
麦考夫为弟弟是操碎了头发。
因此,艾尔文可以确信,麦考夫早就为莫里亚蒂专门设置了一个详细的资料文档,也早已在莫里亚蒂的身边安插了眼线,用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其实艾尔文自穿成莫里亚蒂后的那天晚上开始,每当他走在路上,身边每驶过一辆黑色轿车,艾尔文总觉得会不会是麦考夫的「请喝茶」邀请。
更何况,艾尔文可不希望自己的电脑硬碟会突然出现一些文件,然后因此被莫名其妙地投入监狱。
思来想去,艾尔文决定主动出击。
没人知道麦考夫和艾尔文在办公室里聊了些什么,只能看出双方从开始的剑拔弩张,到后来的宾主尽欢,最后仿佛达成了什么双方都很满意的交易,交谈完毕,麦考夫甚至一反常态地,亲自将艾尔文送出门外。
艾尔文:「那便合作愉快,福尔摩斯先生。」
麦考夫:「我们各取所需,莫里亚蒂教授。」
两人握手后,艾尔文转身离去。
事后,艾尔文不无得意地总结:「所以,谈判的本质是让对手获胜,让自己获益」。
「你明明是:只要我先投降,就没有人能打败我。」旁听了艾尔文和麦考夫谈话的系统嫌弃地说。
艾尔文尴尬一笑。
第12章第一位助手上线
与麦考夫说开后,艾尔文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认认真真当好一个犯罪心理学教授,过着家丶学校这样两点一线的平静生活。
让艾尔文意外的是,莫里亚蒂在伦敦大学的学生之中居然享有不错的名声。
一方面是因为他在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学术地位颇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课上管的不严,对于学生的迟到早退恍若未见。
试问,哪个学生会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呢?
唯一的问题是期末考试评分时谁的面子也不给,但这小小的缺点也在莫里亚蒂给予学生们超高自由度的光环下被选择性忽略了。
可是现在伦敦大学的学生们发现,不知为何,莫里亚蒂教授变了。
教授的讲课水平依然很高,但开始对于迟到早退的学生毫不留情,给分严格,还经常进行随堂小测,搞得所有人都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对。
莫里亚蒂上课的教室总是座无虚席。
如果想要分辨哪些是本专业学生,哪些是旁听生,根据他们听课时的状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