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第1页)
们越听势头越不对,三夫人忙让丫鬟婆子好生送几位师傅出去,又把几个姑娘们都撵回了闺房去。
原本喜笑颜开的二夫人心下也有些不太安稳。
“会不会是刚才那婆子弄错了,陶家不能吧……”
四夫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精神头十足,“织锦阁的婆子们,成日里在各家的府邸游走,心又细总不会信口胡说。这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三夫人脸上带出了点愁容,“明日就要大婚了!这,这可如何是好。陶家那般中等人家,能把闺女是送到咱们府上,那是高攀再高攀了,若真作出了这鬼祟伎俩,岂非存心折辱咱们家!”
二夫人一对柳眉又拧成了个疙瘩,瘫在椅子上直摇头,“这都是什么事!”
“二嫂,为今之计咱们还是先打听一下,也没准就是那婆子记错了,咱们也不好冤了亲家家。”
二夫人手足无措满面愁容,“不如先跟舒儿商量一下。”
“不可!这事还没清楚,若真是误传实在不好闹到爷们那去,免不得叫他们说咱们听风就是雨。不如确认了,再商量。二嫂放心,我这就差刘婆子去问。”
二夫人心慌的没了主意,只好点了点头,在房里等消息。
刘婆子手脚倒快,厚厚的银子砸下去,便是陶家的奴仆再嘴严,也有人经不住诱惑,生生砸出了个口子来。
不过个把时辰的工夫,便带了二夫人最不想听的消息来。
二夫人如遭雷劈,趴在椅子上大哭了一场,又叫丫鬟去通知家里的爷们,侯府上下又是一场大乱。
大爷拍的桌子咣咣咣直响,“小小一个陶家,真是反了天了!竟弄个庶女来糊弄!他当咱们元家是什么人!”
一向不爱言语的四爷,也烦躁得很,“这要是叫人知道了,还不得笑掉大牙!”
三爷也跟着骂:“欺人太甚,实在欺人太甚,他一个从四品的闲职,如今也敢来咱们侯府头上拉屎了!满京城的贵女,舒哥儿娶谁娶不上,这本就给他家天大的颜面了!竟还敢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干这种鱼目混珠的勾当!”
老侯爷这半天不言语,脸色都很不好看。元永舒更是脸如锅底灰。
二夫人抹着眼泪直哭,她向来敬重公爹,现在也不禁抱怨了起来。
“我当初瞧好了祁昌伯家的姑娘,公爹非不允,说什么咱家姻亲太盛怕遭忌惮,才挑了陶家这么个小门小户。以为是个省事的,儿媳也答应了,现在他家竟这般折辱咱们侯府!”
“要我说,就该带着人打上门去!再到圣上面前狠狠参他一本,好叫陶家知道知道厉害!”
“说得对!别什么不三不四的东西都敢算计咱们家!”
“我这就去点人!今日就把陶家砸了!”
第22章四姑娘也是嫡女
正值中午,外头阳光正好,院子里枝头上还飞来了几只喜鹊,叽叽喳喳的叫着“报喜”。
堂上的人,要么气得直咬牙恨不得到陶家又打又砸,要么主张直接告御状,非不要陶家好过。
准新郎元永舒冷眼瞧了半晌,难看的脸色逐渐压下去了不少。
“叔伯们一心为我好,只是现在外头生怕咱们家不出乱子。个个盼着咱们不管不顾地闹上一场呢。”
义愤填膺的众人略消了消气,女眷们不明就里,男人们若有所思。
老侯爷捻着胡子点了点头,示意宝贝孙子继续往下说。
元永舒语态沉稳,脸上似是一滩无波无澜的静水,“圣上年事已高,虽明面瞧着还硬朗,但三叔四叔是日日在朝堂上的,应该也能看得出些端倪来。”
元叔训沉吟了一番,他是个极会察言观色的,脑子一转想到了些什么,“莫非……”刚只说了两个字,又赶紧捂住了嘴。
元老四虽不如三哥聪慧,但也不是个傻子,反应慢了些,细想想也猜出了几分端倪。
朝局眼下看着平顺,似乎没什么动荡,可太子爷自去年年底就得了病,身子越发不好,何况他也不是什么治国的经天纬地之才,无非是圣上念着他是已故先皇后的嫡出独子。若真是太子一病不起,那太子之位必定是要从剩下的几个王爷里挑。
元家二姑娘元淑妍的公爹康王爷,也在人选之列。
几个女眷不大懂朝局之事,见爷们都默不作声,察觉出利害关系,也不再言语。
圣上有什么不好,还没立下储君,几位王爷难免争执起来。肃安侯府手握兵权,到时就是最好的助益。
若是这个档口出了岔子,真要打砸了陶家,又在圣上面前闹一场,虽是能出口恶气,但不免得罪朝里那批“文官清流”。
就是陶家不辩,也会有人跳出来,帮陶家说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之类的云云,没理也能翻出理来。
“可这陶家实在欺人,他家的庶女来咱们侯府做个妾还差不多!”
元永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