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智能软件(第2页)
无论如何,这款软件都是相当重大的发现,至少,冲击小说市场是没问题的。
但搜索之前下载的那个网站,根本打不开,或者说,只是个失效页面。我查证到,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过,那个网站如同幽灵船一般消失无踪。
我用软件创作了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怎么说呢,虽然都达不到一线水准,但也在水平线上。用来打发时间足矣。
也正是那时候,我开始把众多小说进行对比,发现了一种异样。首先是网上的小说,看了很多年网文的我一直没察觉,似乎有的网络小说和软件创作出的很相似。
我捣鼓了很久那款软件,通过改变种种设置,能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多风格作品。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来,因为没有参照物进行比较。
但看过软件小说的我,很明白软件小说的风格特点。难道有大量软件小说,机械小说进入了市场?
怀着这种疑问,我开始仔细研究。虽然明面上,很多网文千篇一律,是套着模板进行创作的。
虽然作者想表现特立独行的独到思维,但暴露的只是千篇一律的浅薄和世俗。但机械色彩并不浓郁。
持续大半个月的探究,无果。我注意到软件的另一种功能,明明之前已经彻底研究过,但为什么没发现,与其说是我之前忽略,不如说是新出现新解锁的功能。
奇怪点在于,我特意把软件安装在没联网的电脑。理应不会自动更新。
依照新功能,我把网络小说截取到软件里。点击“分析”。然后什么都没发生。只是在创作小说的选项里,多了一种风格选项。
带着不可思议的心态,我把一部金庸武侠小说用软件点击了分析。风格选项里多了一项“金庸风格”。
没错,所生成的小说带着金庸特有的写作风格。作为金庸迷,也曾经仿照过金庸的写作风格的我,不会认错。虽然达不到巅峰水准,但和早期作品相比也难分伯仲。
明明这款软件只能创作出快餐流水文一样的中庸风格。什么时候有如此高档的功能了?而这种能力意味着什么我也很清楚。
但我感觉到的不是欣喜,而是不安。这款软件,它是否能分析人心?自己写下的文章说白了是自己思维方式和思想的表现。甚至可作为个人的独立标签。就像签名一样,能进行模仿,但没法深层模仿。
这款软件的功能太过反常识,如果放到未来科技,或者是高等文明不觉得奇怪。但出现在这个时代就很怪异了。
我进行了很多试验,不同文体,不同名人,甚至包括外语原著。最后,风格选项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名。
更诡异的是,我直观感受到,它的创作水平在提高。如果说一开始只能创作出金庸早期水准,那么到后来,输入同样的信息,能创作出中后期水平。
它,在进化,在成长,我这样猜想。每一部作品,都让它分析融合出不同人的思维,逻辑,思想。也分析出隐藏的更多信息,比如说作者的细微心理活动,心境变化,阅历。
甚至于到后来,似乎它已经累积了足够多的素材,情节,恩怨情仇等变化。开始能自主运算推演,从而衍生出新的冲突情节,别具一格的新情节。种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情节相继出现。
这时候的软件,已经不需要输入素材就能自主进行创作。输入确定大体方向就能创造新作。融合百家所长后,甚至开始自己的风格。以及,立意。
本来客观的叙述中加入了自己的思想立场。我已没有发现新事物的欣喜,更多的,是发现诡异事物的浓重不安。
这款软件,在不断进化成长,已经出现了自己的思想,主观立场。是否有人曾下载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下载过的人会面临和我一样的局面。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它都会获得成长,随后失控。获得它的人也会做出和我一样的选择吧,把它完全隔离开来。
我删除了那台电脑的所有资料,毕竟有点怀疑,会不会是某种自带黑客功能的软件。能窃取用户数据和文件资料。
但没想到,我还是晚了一步。在我没点击生成的情况下,它开始生成小说。而风格,是我的写作风格。
那是我一直想写但写不出来的小说,无论思路,大纲,剧情等都构思了很久。但我很确定,我没写过大纲,至少没在电脑上写过。
它是怎么知道我的想法?是黑了我的电脑,分析了我写的散篇文章?种种猜测掠过脑海,细思极恐。
我甚至不安到直接关掉电源,直接尘封了好一段时间。几个月后,我才打开电脑,然后,我看到很多个隐藏文件夹。
那些大概是它写的小说,至于是怎么在断电下写的,我不想探究了。屏幕桌面上,有着一个文档。很醒目,打开后内容直接把我吓了一条。
那是一部小说,主人公是我,记录的是我这几个月的见闻经历。这简直不可思议,它怎么会知道我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