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页)
当年的齐盛之战,便是司马无忌大败先齐帝手中的数位大将,连夺数座城池,最后打得先齐帝派使臣前来割地赔款,送楚星沉以皇子身份入宫为质皇子,才有如今十数年来齐国作为上贡国之一的附属国。
而今,新齐帝慕容渊不过就是发发文书,就想从盛国要走长公主殿下为质处置。
对于主战派来说,既是齐国对大盛国国君的挑衅,又是齐国对他们这些为边境安宁厮杀浴血奋战守卫边境的将领的侮辱。
有那么一句话在大盛武官将领中盛传,此生不悔入大盛,大丈夫身当誓死效忠国君与守护百姓。
在家国大义面前,自是国为重,家其次,最末是个人。纵使舍生取义为国捐躯,在所不惜。
因此最后,本就一心护着么妹的苏秦淮,最终还是选择了主战派的立场。
苏秦淮拒绝了楚星沉的示弱。不是因为他单单只是宠妹,也因为一定程度上,他高估了盛国的国力与士兵,低估了楚星沉和齐国对实力。
苏秦淮不知,他自小从认知就习得的那个大盛帝国泱泱大国,在数百年繁盛之后,已经只如一件外观美艳的锦袍,内里却早已失了棉芯,外看茂盛,内里虚空。
正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即将划过天际陨落,留下一段慢慢消失的辉煌之路。
而齐国,却早已在楚星沉的整顿治理下,朝政清明,军规严肃,民生安歇,在一众大盛上至国君下至朝臣的轻视下,早已悄然崛起。
楚星沉为质后面的数年,原着中在谍者的帮助下,早就敛尽锋芒,是个城府极深丶文武谋略三全的优秀谍者。
他皇质子的身份潜伏在大盛王宫多年,早已在最后几年间,因为女主苏璃月的善良与怜悯,以昌乐公主殿身份护着楚星沉。
楚星沉藉助昌乐公主殿庇护利用身份便利,多次悄无声息潜入盛国的军机情报与朝堂情报要塞。
这些年收集了无数盛国朝堂宫廷军队的重要信息,最后这些便是他当年离开盛国归还故国国都时,重登三皇子之位交还给先齐帝的投名状。
而如今,苏樱雪何尝不知,整个大盛国都内,不论朝堂还是宫廷,只有苏秦淮一人是真真切切地待她,疼爱她。处处为苏樱雪考虑,甚至下意识地偏袒她的安宁与安危。
所以,这一次,既然张素素成为了苏秦淮的妹妹,替苏樱雪享受这份。
楚星沉不愧有帝王之能,也有帝王之才。
他在苏璃月的帮助下后面几年进入聚贤雅舍大盛皇室官学就读,深得帝师与学者点拨,掩藏锋芒,藏拙自身。
他确是真真切切将那些大盛国百年以来传承下来的治国之道丶朝堂谋略丶以及大齐所缺乏的礼仪制度丶朝政分配,全部暗自学了个精髓。
更厉害的是,楚星沉将自身所学,基于齐国独特的国情丶地理丶人文,而细致化定制修改了齐国的行政法,学以致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因此不得不感慨一句,楚星沉本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帝王之才。
有些东西天赋使然,有了苏璃月的机遇,加之他的勤奋苦学,以命相搏去争斗去抢夺,才让他迅速成长,发展自己的爪牙与势力。
最后楚星沉力压齐国一众其馀皇子与名下部曲,最后成了第一位曾经是低入草芥的质子,后来凭自己一力厮杀权谋手段最后登上齐国至尊之位的齐帝。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因而,这一次,张素素是打算以苏璃月扶持楚星沉进入聚贤雅舍的契机与功劳,去弱化楚星沉心中对大盛国都偏见与仇恨。
至少原着中,作者笔下的苏璃月便做了这样的事,于公于私,她的悲悯顺水推舟给了楚星沉一个崛起的机会。
而楚星沉,也因此在盛国国破后,感念她曾经给的庇护与机遇,除了苏璃月本身人貌美,更是因为当年她的纯良与善意,成就了楚星沉,也间接导致盛国破灭。
她成了百年来第一个存活于世接受两朝受封的公主。
只不过第一次,是苏秦淮盛国国君赐她的昌乐公主的封号。第二次,是齐盛国君楚星沉开创齐盛统一疆域建立齐盛国都后,再次恩赐其为昌乐公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