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1页)
武珝每日都会换着花样地给晟颜卿准备药膳和补汤,她也成为后宫里唯一一个不需要通报,就可以进入御书房的人。
“味道不错,珝儿喝了吗?”晟颜卿放下奏折,接过玉碗,舀了一勺抿了一口,感觉有些惊喜,直接用碗喝完了一碗。
这个时间点,如果不是武珝过来,他甚至都没意识到早就饿了。
“珝儿不饿,陛下再喝一碗。”武珝又给晟颜卿盛了一碗。
“陛下今夜还是早些就寝吧,已经这么晚了。”武珝看着桌上还有厚厚一沓奏折,眼眸微垂,提议道,语气中带着惯有的关心。
“你把这份念一下给孤听听。”晟颜卿指着他面前的奏折,说道。
登基以来他一向是今日奏折今日阅,绝不会拖到运到边关批阅。
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的奏折不仅越来越多,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今日至少看了上百份意思相近的奏折,他也有些烦了。
这本奏折,他刚刚粗略看了一眼,也没什么大事,就让武珝代读。
“臣妾不敢。”武珝没有立刻应下,而是本着后宫不干政,但是又不敢违了晟颜卿的旨意。
“孤赦你无罪,念。”晟颜卿喝,看着剩下的奏章,他突然不想批阅了。
每日递上来的奏章中,有一大半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如果他每天都处理这些琐碎的事,又如何有时间去解决吐谷浑之患?
可当初要自己批阅所有奏折的人也是他,如今怎滴又变了?
“时间不早了,就寝吧。”晟颜卿突然想明白了,浑身瞬时觉得轻松了不少,放下笔,拉着武珝往寝宫走去
这是他第一次没有批阅完当天的奏折。
武珝转头望了一眼桌上的奏折,欲言又止,最终却又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日一早,晟颜卿便召集辅政大臣,恢复三省制度,并新增督察院,督察三省六部官员。
之前晟颜卿为了把所有的权力都自己掌握,只留了六部。
结果他不仅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处理琐碎的政务上,甚至忽略了军务,导致这次吐谷浑之战,竟无人可用。
三省制度已经废除多年,如今再恢复,又少不得朝中官员的调动,不是短短的半日能决定的。
关于官员的调动草拟,晟颜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徐进冲。
在幼帝登基加试的那场秋闱,徐进冲以科科第一的成绩取得了当年的状元。
经过几年的升迁,也终于成为晟颜卿身边最信任的人。
作为三个辅政大臣之一,他的能力自不必多说,只是他升迁的太快,在朝中的根基不稳,远远不如另外两位。
这次晟颜卿将三省人员的任免草拟权交给他,也有要稳固他的地位的意思。
届时朝堂政权三足鼎立,互相牵制,最终决策权仍在他,他也可以安心将精力放在军务上。
其实晟颜卿让徐进冲负责这次官员调动草拟的事,已是提前让他履行了中书令的职责。
另外的尚书令和门下令,也定会出自其他两个辅政大臣,花渊微和杨迟衣。
“渊微留下,你们先退下吧。”解决完政务的事,晟颜卿也算解决了心里的一件大事。
“微臣告退。”徐进冲和杨迟衣相视一眼,心中大致明了了花渊微被留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