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1页)
而姜若惜也会在陆霆骁为军事战略问题殚精竭虑时,凭藉自己的知识储备,帮他分析国际形势背后的经济因素,为他提供别样的思考方向。两人就这样在各自的领域拼搏奋进,又相互扶持,携手前行。
第107章崭新的一年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1980年8月末,华国做出重大决策,决定在广省的深市丶珠海丶汕头以及闽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这一消息宛如平地惊雷,在全国范围内激起千层浪,也在姜若惜心中掀起了波澜。她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旦抓住,不仅能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或许还能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姜若惜迫不及待地与陆霆骁商讨,两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在1981年暑假,前往广省探寻发展机会。陆霆骁原本满心期待能与姜若惜一同踏上这充满挑战与未知的征程,夫妻二人携手并肩,共同开拓新的天地。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部队安排他全力筹备9月份华国华北大型军事演习。这是一项意义重大且责任艰巨的任务,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展示和国防安全,陆霆骁深知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只能忍痛放弃与姜若惜同行的打算。
即便无法亲自陪伴,陆霆骁也想尽办法为姜若惜提供支持与保障。他精心从部队挑选了一批优秀的退伍军人,这些军人个个身体素质过硬,纪律意识强,且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陆霆骁希望他们陪同姜若惜前往广省,一方面能让姜若惜在出行过程中多一份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给这些退伍军人一个开阔眼界丶寻求新发展的机会。
此前,姜若惜和陆霆骁就曾多次探讨退伍军人的就业安置问题,两人都深感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便萌生了创办一家公司来安置退伍军人的想法。
这次听闻要建立经济特区,姜若惜便特意让陆霆骁挑选了一批退伍军人,和自己一同前去考察,看看那边的发展环境是否适合实现他们的创业构想。
出发那天,阳光格外明媚,姜若惜带着精心整理的行李和满满的期待,与挑选出的退伍军人们在车站集合。
陆霆骁早早地来到车站送行,他紧紧握着姜若惜的手,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舍:「媳妇儿,此去路途遥远,人生地不熟,你一定要万事小心,有什么事,随时发电报给我!」
姜若惜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带着大家好好考察,你在部队也要专心筹备演习,我等你凯旋!」
火车缓缓启动,陆霆骁站在站台上,目送着列车渐行渐远,直到它消失在远方的天际,姜若惜坐在车厢里,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心中思绪万千。她深知此次出行责任重大,不仅关乎自己的未来,也关乎着这些退伍军人的生计和前途。
经过漫长的旅途,他们终于抵达了广省。一下火车,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蓬勃的发展气息。街道上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新建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种宣传标语和招商GG随处可见。姜若惜和退伍军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他们意识到,这里的确充满了无限可能。
接下来的日子里,姜若惜带领着大家四处奔波,深入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丶市场需求和投资环境。他们走访了一个个工厂丶企业,与当地的企业家丶政府工作人员交流沟通,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发展机会。
在考察过程中,姜若惜发现电子制造业和服装加工业在当地发展迅猛,且市场需求巨大。她心想,这些行业劳动密集型特点明显,或许可以吸纳大量退伍军人就业,正好与他们之前的创业设想相契合。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寻找合适的场地和合作伙伴时,他们遇到了诸多困难。由于对当地情况了解有限,再加上资金有限,很多场地要么租金过高,要么地理位置不理想。
合作伙伴的选择也让他们颇费周折,有些合作方虽有实力,但条件苛刻,难以达成共识;有些则信誉不佳,存在潜在风险。面对这些挫折,姜若惜和退伍军人们并没有气馁,他们相互鼓励,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广省奔波忙碌的日子里,诸多棘手难题接踵而至,让姜若惜有些力不从心。在与陆霆骁通电话时,她忍不住将这些烦恼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言语间满是疲惫与无奈。
陆霆骁听着媳妇儿的困扰,心疼不已,同时也迅速在脑海中思索解决办法。突然,他想起大哥曾经在广省担任团长,积累下不少人脉。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陆霆骁拨通了大哥的电话。
电话接通,陆霆骁将姜若惜的处境一五一十地告知大哥,大哥听完,当即表示一定会尽力帮忙。巧的是,大哥有位关系甚好的战友在广省开工厂。陆霆骁得知后,连忙拜托大哥联系这位战友,为姜若惜牵线搭桥,看看能不能找到合作的契机。
大哥办事雷厉风行,挂了陆霆骁的电话,便马不停蹄地拨通了战友的号码。一番热络寒暄后,大哥说明了来意,并着重介绍了弟妹姜若惜,称赞她的聪慧与果敢,以及此次来广省谋求发展的决心。
大哥的战友一听,十分爽快地应下帮忙,还表示自己在广省打拼多年,对当地的市场环境极为熟悉,或许真能给姜若惜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大哥还了解到,战友的工厂做的正是当下热门的电子生意,与姜若惜的创业方向有不少契合之处,这让大哥心中燃起希望,觉得这或许就是打开局面的关键,于是,他详细地将姜若惜目前下榻的招待所地址告知战友,让他抽时间过去找姜若惜面谈。
挂断电话后,大哥又给陆霆骁回拨过去,告知事情进展,让他放心。陆霆骁感激不已,连连道谢,挂了电话便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姜若惜。姜若惜得知后,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原本疲惫的面容也多了几分期待。
几天后,姜若惜正在招待所房间里整理资料,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她打开门,只见一位中年男子面带微笑站在门口,自我介绍后,姜若惜才知道,来人正是大哥战友,姓韩,叫韩景烁。
韩景烁十分热情,寒暄几句后,便切入正题,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工厂的运营情况丶业务范围,以及当前广省电子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姜若惜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两人相谈甚欢。
交流中,姜若惜发现韩景烁不仅经验丰富,而且为人真诚,对她的创业计划也很感兴趣。韩景烁表示,自己一直想拓展业务,与姜若惜合作或许能实现互利共赢。经过深入探讨,两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约定后续再进一步商讨合作细节。
这次会面让姜若惜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她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陆霆骁。电话那头,陆霆骁也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鼓励她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在陆霆骁的支持和大哥战友的帮助下,姜若惜的创业之路开始步入正轨。后续,她与男子频繁沟通,共同制定合作方案,筹备新公司的各项事宜。尽管过程中仍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有了坚实的合作伙伴和家人的支持,姜若惜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那些退伍军人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姜若惜通过韩景烁结识了一位当地的企业家李老板,李老板在电子制造业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且为人豪爽丶诚信可靠。
经过深入交谈,李老板对姜若惜的创业计划和理念十分认可,他表示愿意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与姜若惜合作创办一家电子制造企业。这一消息让姜若惜和退伍军人们欣喜若狂,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随着合作事宜的逐步推进,姜若惜开始着手制定详细的企业规划和管理制度。她结合退伍军人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让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她还积极联系客户,拓展市场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远在北方的陆霆骁,在完成华北大型军事演习后,也时刻关注着姜若惜的进展。他时常写信给姜若惜,为她提供一些建议和鼓励。在陆霆骁的支持和帮助下,姜若惜的创业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却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向前。
由于姜若惜开学要继续学习,她就选了两个比较优秀的退伍军人带领剩下的人完成和李老板的合作事宜。姜若惜先赶回京市上学,等到他们合作的电子厂开业姜若惜再过来参加开业仪式。
几个月后,姜若惜和李老板合作的电子制造企业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许多当地的政府领导丶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都前来祝贺。
姜若惜站在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她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