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生活在圈套里(第1页)
施老爷睡熟了,韩乙如往常一样离开了,只余丹穗沉默地坐在床边,眼神空洞地盯着大幅屏风。
天色一点一点暗下来,屋里越发昏暗,陆承从外面进来眼前一黑,他适应了好一会儿才模糊看清屋里家具的轮廓,以及床边一动不动的身影。
“丹穗?”陆承没敢进去,他站在门内试探着喊一声。
丹穗回神,“二爷?”
“你睡着了?吓我一跳!”陆承松口气,她刚刚毫无反应的样子真像是死了。
“我爹还在睡?睡到这会儿夜里还睡得着?”他上前问,“你把他喊醒,家里今晚置了家宴,请他过去一起用饭。”
丹穗点燃烛台上的蜡烛,烛光刺得她想要掉眼泪,她这才清醒过来,心里不免发慌,施老爷今天睡得太久了,算起来得有四个时辰。
“老爷,老爷,醒醒——”
施老爷支吾两声,丹穗轻吁一口气,她扶施老爷坐起来,轻声说:“午后二少爷一家和三小姐回来了,太太准备了家宴,您去不去用饭?这不,二爷来请您了。”
“爹,您也过去热闹热闹吧。”陆承开口。
“三娘回来了?你妹夫也来了?”施老爷问。
“说是要过来,还没来,估计手上的事还没忙完。”
“行,我待会儿过去。”施老爷决定露面。
陆承得到答复离开,他还没走出月亮门,丹穗追出来说:“二爷,老爷问太太有没有请戏班子,要是没请就打发人去请几个唱曲的。”
“好,我这就去安排。”
待陆承走远,丹穗吩咐宝柱去抬水,“让人端几个炭盆来,老爷要洗澡。”
为了迎接女婿,施老爷从头洗到脚,里里外外换上干净衣裳。等他走出门已月上中天,朱氏都打发人来探第三遍了。
因是家宴,宴席置在主院,朱氏所住的走马楼里灯火通明,厅里院外挂满了灯笼,丫鬟婆子们忙碌地穿梭其中。
海棠门内,两个名伶抱着琵琶和古筝坐在临时搭筑的戏台上拨弄琴弦,施三娘披着斗篷坐在离戏台最近的地方,目光落在垂首拨古筝的乐官身上。
丹穗认出拨古筝的名伶是三春班的台柱子柳生,她在大厅里看一圈,果然在朱氏身后看见安翠儿安姨娘,她是柳生的戏迷,每逢家里请戏班子,有柳生的地方必有她。
“爹来了。”陈氏起身。
“爹,你可算来了,再晚一会儿我都要睡着了。”施三娘抱怨。
“你可舍不得睡。”施老爷笑呵呵地说,他也清楚这个女儿的德性。
“爹,我没去前院见您,您可别见怪。我刚从酒桌上下来,我丈母娘心疼我,把我按在这里喝汤暖胃。”贾释道迎上来说。
丹穗松开扶施老爷的手,她落后两步让开位置。
“不见怪,你去了我也没空见你。”施老爷往厅里走,随口问:“你哪天回来的?路上可碰到你大哥?”
“回来上十天了,没碰到继之,倒是听过他的消息,他越过临安北上了。”贾释道说。
贾家以船行发家,到了这代,贾家子孙也接触生丝、药材、粮食生意。在生丝生意上,贾施两家有合作,当年谋划合作时,贾释道作为晚辈携礼登门,被施老爷看中招为女婿。
“今年生意难做,生丝涨价,绸缎却难销,为了不积压,他只能冒险往北走。”施老爷说,“你今年还出去吗?”
“不出。待会儿用过饭我跟您去前院一趟。”
“行。”施老爷点头,他看向朱氏,说:“人都到齐了?摆饭吧。”
候在门外听令的下人闻言一溜烟跑开,紧跟着,源源不断的佳肴从大厨房那边送过来。
丹穗站在施老爷身侧伺候,安翠儿站在朱氏旁边,但朱氏嫌她一副妖妖娆娆的样子碍眼,一挥手把她打发了。
安翠儿兴高采烈地溜到戏台旁边,灯火太亮,她只能老老实实坐在台下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