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你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第2页)
莫致山在星传势单力薄,乍一看,完全没有和莫敬川对抗的能耐,可正因为权力被莫敬川倾轧到极致,肩上的责任也相应减少,但凡取得一丝进展,比如把司璐请到星传,撕开收编bp的口子,让难啃的骨头有了松动的可能,甚至都不需要结果,已经是一种成功。
莫敬川就不同了,他是星传实际的掌权者,星传一切决策的最高负责人,无论谁做什么事,最终都要汇总到他这里,由他来拍板定夺。
所以从司璐踏进星传那一刻起,无论和莫致山谈成什么样,都将成为莫敬川的分内事。
莫致山可以光凭一张嘴就标榜自己成功,莫敬川不行。
他要考虑成本,考虑利润,考虑性价比,考虑长远效益,考虑星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整个星传负责。
莫致山谈得好,是莫致山的功劳,谈得不好,莫致山固然有错,需要全权负责的却是莫敬川。
莫敬川也不傻,与其让莫致山乱来,再由他来收拾烂摊子,还不如早点横插一脚,还能捞一点谈判的功劳。
这就是莫敬川放下身段中途跑来截胡的原因,包括一上来就对众人下马威,都是谈判的套路。
连莫致山都知道他们的剧重在形式,并非用常规方法可以简单评出高低,莫敬川又怎会不知,却还是用了,说明莫敬川根本不在乎他们的剧,这和全星传上下专注《梦徊清野》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莫敬川想要的,从来只有bp而已。
用评级的方式,不但能撕开司璐捆绑bp和剧共赢的策略,还能冠冕堂皇地把两边的价格尽可能压到最低。
司璐想借bp抬高剧的身价,再反过来让剧为bp延续流量,卖的是整体效应,一加一必然大于二,价格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莫敬川看透司璐的谋算,偏不,就要一归一,二归二,无视整合的价值,拆开来单论,以求用最低的价格窃取最高的价值,最吝啬狡诈的资本家也不过如此。
晏宁原本想提醒司璐这是莫敬川的圈套,别上当了,想起司璐八千万的豪言壮语,觉得借这个机会让司璐趁早放弃对大厂的幻想,也算一件好事,就没说话。
沉默间,评级结果已经出来,到了莫敬川手上,不光是简单的等级,还有各位评审的评语和评级依据。
莫敬川看了一会儿,对晏宁挑眉:“编剧是你吧?你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有点意思。”
不等晏宁说话,莫敬川手一松,像扔垃圾一样把评级表扔到地上。
表格末尾,赫然一个“b”。
“b级,三十万一集,十二集,一共三百六十万,但是我一分钱都不想给。”莫敬川对着晏宁嗤笑,“很遗憾,你的新东西,星传不想买账。”
“这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东西,还有流量参演,包括一个当红顶流!b级,你在开玩笑?!”司璐不服气到了极点。
“b级不是我评的,是各位专业人士的意见。依据有——”莫敬川伸长脖子,看向地上的纸,“班底零分,ip零分,热点零分,题材两分……啧啧,惨不忍睹。勉强能看的,就几个叫得上名字的流量。唯一拿到十分的,只有司屿一个。”
“司屿的确不错。”莫敬川看向司屿,赞赏地抬抬下巴,“司屿想拍戏,何必挑这种东西,可以找我们陆导。听说司屿很仰慕我们陆导,连代言活动都不参加了,连夜从h国飞回来,只为求陆导给一个合作的机会,怎么现在真见到面了,反而不说话了?”
司屿看剧本正看得入迷,猝不及防被莫敬川点到名,仰头“啊”了一声:“什么?”
“听说小朋友想见我,现在见到了,有什么想说的?”陆中鹏开口。
也许在别人眼里,陆中鹏是名导,和司屿这种流量偶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可是在司屿眼里,十五年后的陆中鹏早就因为对赌被星传套牢,不断拍烂片,口碑塌无可塌,腆着老脸求他合作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怎么可能轻易被震住?
“没有。”司屿摇头,“是我在蹭热度,就像《梦徊清野》动不动溜我蹭我热度一样。”
陆中鹏:……
真诚永远是最有效的必杀技,陆中鹏也没想到自己在影视圈沉浮几十年,会被一个不入流的偶像噎得说不出话,还不如假装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