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1页)
陛下听得出,即便颜皖知一字未吐,江映华也已然猜到了大致的因由,不然她不会如此问。是以陛下也不再绕弯子,将心里话道出:
「她以下犯上,身为你的长史不规束你的言行,反纵你胡作非为,已是失职大罪。朕不杀她,已经便宜她了。」
「若臣猜得不错,您怪的是臣依恋上了身为女子的她,根本不是因为永王。您是因为想利用臣联姻东海,才容她不得的,对吗?臣与她的事,无旁人知晓,您不允便罢,何须如此苛责,她本是您最中意的臣属,您就这般薄情?」
江映华苦笑一声,这便是帝王么,凉薄又霸道。
陛下听着这话,也不知是笑江映华痴傻,还是笑她天真,总之,是回了一阵冷笑,又道:「与东海的亲事,你要么老老实实应下,朕为你筹办风光无两的婚礼;要么到时朕命人绑你上花轿,与世子完婚。没有第三条路,你也无需再费心思量。」
江映华仰头盯着陛下似笑非笑的神色,凄楚道:
「陛下,您好生霸道。臣此生行至今日,心中珍视在乎的,都要消弭殆尽了,唯独颜皖知还是个有血有肉,活在臣心里的一束光。您如此逼迫,便是要将臣推向无尽深渊。到头来,臣无论如何做,都只不过是您手中的一枚棋子,不配有心有情吗?」
陛下闻言,眉心深锁,亦回视着江映华,回应道:「你身为皇嗣,肩上的责任才是第一位。何为棋子,若你这般说,朕何尝不是社稷的棋子?况且你与她同为女子,断无相守之理。若再执迷不悟,朕不会留她在世。」
江映华冷笑一声,决绝道:「陛下若杀她,臣绝不独活,不信您大可一试。颜皖知活着,臣还能有口气儿让您和母亲摆弄,她若没了,臣便随她去,说到做到。」
疯了,这人疯了!陛下腹诽,气得在殿内来回踱步,缓了好半晌,她终究压抑不住,厉声责问:
「你要为她去死?你当真了解她么?她的事你又知晓几分?动辄以命要挟,不忠不孝,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江映华来了脾气,倔强的反驳:「分明是您拿她的命要挟臣就范,您高高在上,生杀予夺。臣只有一条命是攥在自己手里的,勉强做得了主。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臣自幼便厌倦。臣不过想护在意的人周全,如何就不忠不孝了?您能半生不嫁,为何非要逼迫我?」
话音方落,陛下怒急的声音便紧随及后:「朕看你是疯了!你给朕好生清醒清醒,再来回话。来人,将昭王关入广元殿,严加看顾!」
殿内顷刻间涌入一众禁卫,将人团团围住,作势便要上前。江映华见状,眼疾手快的飞身直接夺过殿前禁卫的长刀,架在了自己的脖颈。
陛下始料未及,御前反抗禁卫,可以就地格杀。禁卫慌乱下大惊失色,却也不过在转瞬间,尽皆剑指昭王,锐利的寒芒将人包围的严严实实。
江映华以刀抵着自己的脖子,手上因用力青筋四起,脖颈间隐隐滴落些许殷红的血迹,绝望的扫视着包围自己的禁卫,哽咽道:
「您若如此狠心,臣今日便自我了断。」说罢,她将刀尖又深入了些许,抬脚缓缓后退,后背眼见就要触及身后的数把长刀。
陛下终究乱了心神,她从未料到江映华胆敢无视森严的规矩,行事跳脱疯癫至此。
禁卫护卫皇帝,在他们眼里,大殿之上拔刀的江映华与犯上作乱的贼子无异。剑拔弩张的危机关头,陛下大喝一声:「莫伤了昭王!」
禁卫得令只得提刀围着人,却不敢让刀尖接近江映华分毫。陛下抬脚想要走近些,江映华见状便抗拒的引刀后退,白皙的脖颈间已然有一道鲜明的血痕。
「华儿,把刀放下,朕不关你,再同你谈谈。」陛下怕她热血上涌,当真不管不顾,只得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试图安抚。
江映华清楚陛下的身手,让人近身断无她的便宜,这等鬼话她自也不会相信。「放我走,别再往前。想我活着由你拿捏,你就让人备马,放我走!」
陛下冷眼与人对峙,眼神扫过禁卫,示意众人伺机将江映华擒住。江映华察觉异样,戒备的望着禁卫,调转刀尖,飞速挥舞一圈,将禁卫逼退一步,眼眶通红,声嘶力竭的厉声喝道:「备马!」
陛下眉头深锁,心知此时不可再用强。江映华急切地想要离宫,她也好奇此人究竟要去做什么,思及此,便顿住脚步站定,冷声吩咐:「牵马来,放她走。」
江映华因着情绪激动,大口地喘息着,手中的长刀攥的很紧,压在自己的脖子上分毫不离。两只耳朵警觉地听着外头的响动,直到马蹄声传出。
「陛下,马备好了,就在殿外。」一禁卫匆匆折返回报。
江映华不待人回应,快步退出大殿后,三步并两步窜上了马,手持长刀,转瞬消失在了夜色昏沉的禁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