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 90 章(第2页)
两人继续往前走,迎面来个助动车,助动车到了他们面前停了下来。
陈守胜赶紧跟宁渊介绍:“这是我们当地的村长。”
乡长年纪挺大的了,皱着眉头,随意对宁渊点了个头后就跟陈守胜用方言叽里呱啦说了一堆。
宁渊听不懂。
陈守胜也用方言回复了一堆。
村长再叮嘱了几句后,才骑车离开,骑了一半还不忘再回头说了一句。
这时候陈守胜才对宁渊说:“村长让我今天再去一户人家看看,说他们还有些难处要解决,他说事情比较急,要做那家的思想工作,下午他跟我一起去。”
宁渊有些好奇:“您这是连方言都学会了?”
陈守胜说:“其实挺容易的,这儿的方言以山陕西人的‘秦腔话’为主,还夹杂了一些别的地方的话,听多了就懂了,你会说两句,就跟当地人更加没有隔阂,工作也就更容易展开了。”
宁渊非常认同地点点头。并且在内心暗暗记下了,《小满的日记》里,也要加一个语言引出的戏剧矛盾。
两人就这么聊了一路,聊到最后宁渊说:“这条路我们只走了短短的一两千米,但我感觉走过了你三年的扶贫路。”
陈守胜经过这么长的对话,对宁渊的印象也好了很多:“不瞒你说,我本来以为你是来走个过场露个脸的,没想到你是真的对扶贫工作有兴趣,大家心是齐的、劲往一处使的感觉真好。”
“咔!”这时候只听王导大喊了一声。
宁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起手表看了一眼,他们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多小时了。
陈守胜还摸不着头脑:“咔什么?我们不是在闲聊做功课吗?”
宁渊笑着说:“王导怕您紧张没说实话,他摄像机一直开着呢。”
陈守胜:“我还想着他真敬业,不开的摄像机抗这么久都不歇歇。”
大家都笑了。
王导:“就是要这样才自然,这比你们拿着剧本背效果要好太多了。”
宁渊连连点头:“是啊,路上碰到小孩和乡长那两个情节真的好棒。”
王导也笑了:“对,这才真实,路人是演的还是在自然交流,太容易分辨了。你要是拿摄像头对着他让他再说一遍,我保证情绪语言都完全不一样,没有这个效果了。”
陈守胜还是有些不可置信:“那我们就这么录完了?一遍就够了?”
王导:“大部分都录完了,你先去忙工作吧。我再补一些风光的镜头,你明天再录半天就差不多了,还需要你们补几个特写。素材总是要尽量多一些,总不能等我回去了发现不够剪,再飞来补一次。”
陈守胜连连称是:“那我先走啦,要用到我的时候随时叫我,几点都行。”
王导:“明天还是这个时候吧,现在光照好,晚上用不上的。”
陈守胜一溜小跑就走了。宁渊还待在王导身边,而他带来的摄影师,到现在镜头盖还没打开过。
宁渊不由得感慨王导的功力真的太深了,工作效率也是真的高,剑走偏锋,半天就完成了主体工作。
于是他非常想看看王导接下来怎么拍风景。
他悄悄叮嘱自己带来的摄影师:“跟着王导拍,他拍什么你也跟着拍什么。”
摄影师:“什么?”
宁渊:“对,就是跟着他拍,他想拍的肯定都是值得拍的。”
摄影师偏偏不知趣,嗓门还大:“但是他拍宣传片,我们拍电影,能一样吗?”
宁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你想拍什么?”
摄影师:“我随便走走,去找找灵感。”
说着就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