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祸水二合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老太医茫然:“可公子手上分明就是化瘀膏的药味儿,老臣鼻子可灵了,绝不会认错。”

小太监眼珠子一转,一脸恍然大悟:“我记得这化瘀膏皇上之前要过,是不是皇上心疼公子,所以昨晚偷偷帮公子上药化瘀的?”

没等杨文卿反应过来,老太医便顺势而下,连连说有道理。

杨文卿不自然的摸了摸自己右手手腕,早起之后,虽然横生了一些红痕,但手腕上的淤青确实全部消失了,而且酸痛感也没了。

但燕景涵大半夜不睡觉,转门给自己上药这种事,还是有点匪夷所思。

就在杨文卿腹诽的时候,小太监突然喟然道:“还是皇上疼公子。”

杨文卿嘴角一抽:“别乱说。”

小太监中肯道:“没乱说,皇上若是不疼公子,为何要深夜给公子上药,又为何让公子留宿在寝殿内?若是换做旁人,皇上没一剑把人砍死,就已经大发慈悲,菩萨心肠了。”

杨文卿想反驳,但是竟不知从何下口,因为燕景涵确实没一剑把他砍死,还留他过夜,甚至半夜偷摸上药,但为什么这么做,又着实想不通。他放弃道:“总之,你们别乱说。”

小太监摆摆手,憨笑道:“没乱说,我就是实话实说。”

杨文卿:“……”燕景涵如今这么喜怒无常,这人是怎么在他身边全须全尾的活到现在的?

“对了,”杨文卿突然想起件事,“皇上近日可是有什么不适?”

小太监和老太医互看了眼,小太监拽了下老太医的袖子,老太医胡子抽抽了下,干巴巴道:“皇上身体好着呢,能有什么事儿啊,倒是公子,可得好生养着,凉的辛辣的都不能……”

还没说完,杨文卿便直接忽视了他后面故意岔开话题的那段,道:“那为何皇上寝殿有一股奇怪的药味儿?”

久病成医,虽然谈不上精通,但还是能确定,寝殿里的药味儿虽然乍闻起来与普通安神补品无差,但仔细闻,却完全不一样。

小太监试图打断:“公子闻错了吧。”

直到老太医憋的脑门冒出细汗,杨文卿才道:“兴许是我闻错了吧。”

老太医松了口气,杨文卿这边已无大碍,他也不便多留。

不过,临告退前,还是忍不住回头道:“这几天公子若是没要紧事,最好离皇上远一些。”

杨文卿不解:“为何?”

老太医挠挠头:“说不清,总之,每月初六到初十这几日,公子都多少躲着点皇上就是了。”

说完,老太医兴许是怕杨文卿继续追着他问东问西,赶紧扛着药箱跑了。

杨文卿一脸不解,刚扭头看向小太监,小太监连忙率先摆手:“别问我,我更什么都不知道了。”

杨文卿额角突突一跳,寻思着我这还没开口呢。

但是,两人这遮遮掩掩的反应,杨文卿更好奇,燕景涵到底藏着什么事儿。

今日腊月初六,直到黄昏时分,外面的大雪才停。

华阳殿毕竟是燕景涵的寝殿,杨文卿一直住在那里也不成体统,午饭刚过,小太监便差人给他收拾了间屋子,离华阳殿不远。

而且,开窗之后,刚好能看见通往华阳殿的宫道。

燕景涵后宫人不多,一共就两个,一个是辰妃,大理寺卿张夷的女儿。另一个是姬美人,兵部尚书的女儿,都是燕景涵登基当日入的后宫。

沐浴完,准备休息的时候,燕景涵也没回来,杨文卿觉得兴许是去后宫哪位嫔妃那儿了。

虽然这间屋子也烧了地龙,还放了两只火炉,但杨文卿夜里睡的依旧不算安稳。

做了个梦,梦到了第一次见燕景涵时的场景。

那年,杨文卿十七,燕景涵十二。

杨文卿第一次出征,便一战成名。班师回朝复命时,还没到文宣阁,就看见元福跪在地上,浑身是血,不停跪拜,高喊着五皇子年幼,抱恙在身,不能再回地下皇陵,求先帝开恩,一直到声嘶力竭。

当时,燕景涵一身单薄白衣,躲在文宣阁一旁的石狮子后,双眼被一条白布遮住,整个人纤瘦无比,一副胆小柔弱的样子。

杨文卿穿着甲胄从旁边过时,发出了不小的金属碰撞的声响,燕景涵看不见,下意识往这边侧了下耳朵。

问过引路宫人后,才知道,那个人就是去年刚从地下皇陵接出来的五皇子,燕景涵。

先帝是静安帝的长子,燕景成是次子,嫡出的三皇子和四皇子,都早年夭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