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页)
女眷席上的雍王妃闻言,笑意一顿,忙向皇帝表明态度,「太子殿下未及弱冠,二殿下更是年少,陛下若心急皇孙,不如赶紧为殿下聘一位太子妃吧!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也常盼着听东宫的好消息呢。」
皇帝「唔」了声,频频点头,斜眼见太子无动于衷,十分的恨铁不成钢,瞪了他一眼,又转向雍王妃,「那朕就拜托王妃,多替亭之操心了。」
先皇后薨逝得早,皇帝一直未再立后,如今孙贵妃又犯了事,后宫没有女主人,在催太子立妃这件事上,皇帝一人有些力不从心,只得抬出雍王妃这位关系最近的长辈。越棠想通此节,不由感慨杜小娘子找对了靠山,又添一分胜算。
陛下金口御言,无形之中给各位奔着太子而来的女郎们提了士气。后来的宴席上,果然见雍王带着杜小娘子去太子席前敬酒,逗留着说了好一阵话,其馀的女郎们也不甘其后,各自由尊长陪着,去太子跟前请个安,问个好,一时间好不热闹。
越棠偶尔瞥一眼,觉得皇帝的举动十分多馀。其实要太子纳妃,皇帝看中哪家的门楣,一道圣旨赐婚不就解决了吗,还大张旗鼓地相看,其它人也没有这个待遇嘛。比如长公主,比如她自己,禁中一道旨意就封了她作睿王妃,睿王连她的面都没有见过。
真矫情,越棠嗤笑了一声,扭过头,专心欣赏起春莺啭的歌舞。
宴饮花团锦簇地结束了,过后便是各式各样的馀兴节目。花萼楼四周建有「日」字形的双层回廊,「日」字上半的「口」中,便耸立着花萼楼,下半的「口」,则是一片开阔的广场,足以容纳上千人,或演歌舞,或演百戏。此时众人可以登高,视野宏阔,也可以漫步至回廊上,从各种角度观看表演,总之各有各的趣味。
女眷们三五成群地闲逛,男子们也有聚在楼中高谈阔论的,每逢中秋,免不了有对月饮酒丶邀月入诗的环节,今年看不见月亮,总是一段缺憾。
有人不死心,隔上一会儿便瞧瞧天色,可惜始终不能如愿。连皇帝都说:「赏不成月,便早些散了吧,各自归家,共叙天伦。」
然而有一个人跳出来,至皇帝跟前,朗声道:「陛下,臣有一议。」
「哦?」皇帝眯着眼看过去,「段将军有何提议啊。」
众人原本都准备好散场了,忽然被打了岔,不由齐齐侧目,想看看是谁闲得发慌。皇帝发了问,众人才知是近来风头正劲的段郁,只听他说:「陛下容臣卖个关子,移步花萼楼外,臣在龙池边准备了一件宝贝,一定能弥补陛下未能赏月的遗憾,陛下一见便知。」
哇,居然敢和皇帝玩神秘,众人皆被激起了浓浓的好奇心。皇帝哈哈一笑,说准了,带头移步花萼楼西侧,众人也跟着挪出去,分散在楼前正对龙池的空地上。
这时候才发现,此处不
知何时支起了两根长杆,足有三丈来高。两根长杆大约相聚十丈远,张挂起石青色的纱罗,几乎与夜幕融为一体,后头不知藏着什么花样。
越棠站在人群中,猜想着,大约和宴前她在楼上看见的那奇形怪状的物件有关,没料想竟是段郁的手笔,暗暗赞叹他总有奇思妙想。
越棠既期待,又有些担心,玩这么大,万一在皇帝面前玩脱了可怎么办。
「吱呀呀——」
池边忽然响起一阵声响,紧接着是哗哗的水声,然后叮咣一顿磕碰,「唰」的一下,众人眼前忽然出现了无数个斑驳的光点。其中有一团光晕又圆又亮,其馀的黯淡许多,四散在各个方向。
人群一片哗然,呆看了一阵,看不明白这算什么名堂。随后小声议论起来,直到有人一声惊呼,「快看,好像动起来了!」
动起来了,那些细碎的光点缓缓移动着,而最明亮的那团光晕从西边一点点挪上中天,众人终于看明白了,这是圆月与星空,照映在那层纱罗上。
光影投在幕布上,全不足为奇,可这样多的光点有序地移动,仿佛天地被按下了机簧,在眼前加速着演换,沧海桑田不过须臾,有一种被浩大吞噬的微茫之感。众人晕陶陶望着,像是陷入了一个奇幻的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