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越棠听了,很是惊讶,「我记恨殿下?我哪里敢,这从何说起啊?」随即摆摆手,表示都过去了,不聊这个,「将军要升官了吧,恭喜将军。」

说起这个,其实今日长公主请他过府,为的就是升他官职一事。长公主客气地说朝廷很欣赏他领兵的本事,准备调遣他重回边关,出任北庭都护府的副都护。

「臣不愿去北庭,便拒绝了,请求长公主酌情给臣在京中安排一个职位,要实在安排不了,臣就不升官了,回会昌也行。」段郁满不在乎地说。

越棠讶然,「你拒绝了?」就这么干脆利落,谁也不问一下的吗?

「北庭太远了,回京一趟要个把月,臣心里。。。。。。」他赧然一笑,避开她的视线,眼神飘飘忽忽地落到了池面上,「臣心里有了记挂的人,不想离京太远。等臣成了婚,若身在北庭,与家中夫人相隔万里,臣自问割舍不下。谁行谁上吧,反正臣不行。」

他显然不大好意思,嘴角忍不住扬起来,又努力地摁下去,声音里带一点颤,又激动又扭捏,边说还边眨眼,膝头上的手指无意识地蜷起,都快将袍子捏碎了。

越棠觉得他可太有意思了,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人物,此刻笨拙地向她剖白心迹,这种反差感,还真是勾人。天气阴沉沉,可心里暖绒绒,她忍不住扑哧一笑。

「你傻呀。」她支着脑袋,饶有兴致地变着各种角度,端详他眼角眉梢间的每一丝紧张,「光想着挂记的人,不先问问那个人挂你吗?要是你一厢情愿怎么办,到时候人财两空,仕途上的大好机缘就这么放弃了,有你后悔的一天。」

段郁不解,「为什么要问别人?这是臣自己的决定啊。若是臣一厢情愿,臣更应该留在京城了,跑到北庭去,还有回转的可能吗?当然要留下来。只要臣孜孜不倦,克难攻坚,一厢情愿迟早会变成两相情愿的。」然而见睿王妃惊叹的表情,他又惶然起来,「王妃是觉得臣目光短浅丶胸无大志吗?」

越棠说也不是啦,「人各有志嘛,我理解的,没有哪一种志向就比别的更高贵,只要自己不后悔就好。」

以段郁的理解,一般人说「人各有志」的时候,通常的意思是自己虽不认同,但仍致以尊重与祝福。他心中惴惴,表示即使留在京城中,一样可以有一番大作为,不影响他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或者。。。。。。」他含羞带怯地看她一眼,「或者,臣未来的夫人若在京城待腻了,想要体验一番广袤苍凉的大漠风光,臣也可以向陛下请恩旨,携家眷前往边塞领兵。总之人生还长,还有许多种可能性。」

越棠垂头听着,指尖缠着裙带,一圈圈绕上去,又一圈圈褪下来,起先还觉得有趣,慢慢笑意就淡了。说不心动是骗人的,诚挚的少年郎,恨不得把一颗心捧到眼前给你看,但不知道为什么,她感到一丝惶恐。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就敢这样把身家性命都交托于人,这样勇敢,她当得起吗?她只是想要眼前的快乐,眼前的快乐拿稳了,或许会虑下一步。

节奏太慢的带不动,节奏太快的,好像压力有点大。

湖心亭中的气息,仿佛忽然间凝滞了,好在木桥上恰走来一名女使,打破了这份沉默。

女使依长公主的吩咐,请睿王妃去前院正堂用饭,一转眼,见还有位大人在,面不改色地比了比手,「段将军今日辛苦,不如一道入席吧。」

段郁除了睿王妃,谁都不怵,自然满口答应。一路沿长廊往回走,想起刚才的话题,还有些意犹未尽,见女使离得远,便重拾话头,小声地开口。

「王妃先前说『人各有志』,臣斗胆问,王妃的『志』是什么?」

云层忽然破开条细缝,洒下一线金芒,满园浓墨重彩的草木,像是蒙上了一层轻软的纱,越棠略有些忐忑的心情,也跟着柔软起来。她抿唇一笑,「天下太平,国富民强,在万民大大的『乐』中,寻找我小小的『乐』。」

段郁几乎想给她鼓掌,「王妃说得太好了,臣竟与王妃不谋而合。臣在边关的时候,偶尔也会厌恶镇日在风雪里舞刀弄枪的生活,后来想通了,臣保家卫国,不是为了京里的贵人们,是为了臣自己。江山若水深火热,臣一人独乐,也乐不起来,臣为江山尽过一份力,那臣再独守一份小我的快乐,也能心安理得。」

说话间穿过庑殿顶的琉璃门楼,迈上前院的甬道。鸟嘶虫鸣声蓦然远去,周遭静下来,然而段郁仍没有停下,豪迈的陈辞说完,向她的方向踱了一小步,语气又扭捏起来。

「王妃想问臣,小我的快乐是什么吗?臣是俗人,臣想要一知心人,一辈子只对她好,得意时一起风光,不幸遇到低谷,也可以互相依靠取暖,人生短短几十年,有人分享,就好像活出了双倍的精彩。。。。。。」

然而一转角,眼前骤暗,一团黑影挡住了去路。段郁嗓子眼儿一滞,一腔缱绻的深情来不及收回去,略带羞怯的视线就这么与拦路之人对上了。

「太子殿下?」他一惊,下意识往斜前方迈了一步,似乎想要将睿王妃挡在身后,然后才行礼,「臣参见殿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