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页)
远远见着人来了,崔夫人三十馀岁,面相甚美,身边跟着的小娘子更是娇俏,盛夏的艳阳衬着桃腮粉面,十五六
的年纪,见了人未语先笑,很难叫人不喜欢。
崔夫人携了极为丰盛的礼,身后跟来一溜女使,手里都满满当当。越棠一看这架势便觉头大,才要开口,崔夫人已经笑着截住了她的话头,「今日来得唐突,失礼了。这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都是洛州带来的土仪,王妃只留着赏玩罢,就当是给王妃赔罪,王妃且宽心,一定不会叫王妃为难的。」
若果真是不值钱的小玩意,便也不会拿出手了。越棠心知肚明,却也懒得撕扯这些细末,一头让人收下,一头又笑说:「崔夫人有心了,可我也不好白收夫人的礼,正巧了,前阵子我随长公主去了趟骊山,也捎回不少土仪,我让人挑些有趣的,一会儿让崔夫人带回去。」
边上的平望会意,应声领命,「奴婢这就去备礼。」
崔夫人笑意一僵,却没法说什么,闷声饮了口茶,放下茶盏时,脸上又神色如常了。
「说起来,多年前我曾与王妃有过一面之缘。」崔夫人笑看了眼女儿,「算来竟有十五六年了,那时候外子才入朝,在画省做事,便是周大人手底下的小郎官。我生阿蘅后,设百日宴,外子给周大人下了帖子,周大人赏脸,携妻女前来,当日那十来个小女童里,就属王妃最亮眼。我当时便想,我的将来阿蘅若能有王妃一半漂亮伶俐,就算是她的福气了。」
越棠长长「喔」了声,循着崔夫人的话去回忆,脑海里却一片空空。
却也不要紧,这话本就只是个由头,两家人有渊源,顺势往下,才好铺开想说的话。崔夫人也不真指望越棠会认三五岁时的交情,只当趣事听罢了。
崔夫人有意无意将话头引到女儿身上,越棠听话听音,也看向杜家女郎。
「小娘子生得这样好,眉眼间像足了夫人的风华。夫人这话,我就当是夫人抬举我了。」做母亲的人,哪有不爱听别人夸赞儿女的,何况越棠连带崔夫人一起夸。
崔夫人听了果然高兴,抚着女儿的手,那珍而重之的眼神里,满满都是欣慰之意。可随即,却听她慢慢地叹了口气。
「一眨眼阿蘅都这么大了,女儿过了及笄之年,最让人操心的便是婚姻大事。处处合意的姻缘本就难觅,何况她父亲常年外放,阿蘅跟着我们居于外州,可选择的馀地就更小了。这些年,倒也不是没遇上过不错的郎君,可惜总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作罢。如今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与她父亲都要急出心病了。」
原来是为了这个!越棠恍然大悟。也是的,十来岁的女郎,还能为什么发愁呢。转过眼去瞧杜小娘子,犹带些幼态的面容上攀着红晕,其实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大可不必这样着急,崔夫人这些话,也不该当着她的面说。
忽然灵光一现,难道说,崔夫人是看中了她阿兄吗?
可阿兄的婚事,越棠是不愿插手的,只能婉转相劝,「小娘子还小呢,大可以慢慢地挑选,若是外州寻不到好的,也可以托付居于京城的尊长,代为留心着,等打听到合适的,再安排相看一场也不迟。毕竟婚姻是大事,若心急了,莽撞做决定,耽误了小娘子一生,那才是悔之晚矣。」
「自然也是托人打听着。」崔夫人无奈道,「奈何居于外州,就是不便,路上书信耽搁十几日,几回都错过了,叫旁人登了先。」
十几日的功夫都不愿等,说明也不是太靠谱的人家嘛!越棠只能说:「如今世风不同了,女郎在家中留到二十才出嫁也不罕见,夫人不知道,连我都是十七岁上才议了亲。小娘子品貌贵重,一定会姻缘美满的,还是要放平心态才好,或许哪日一转身,就遇上正缘了呢。」
「王妃说得也对。」崔夫人勉强笑笑,嘴里虽应和着,神情却显然是另一副意思,半晌一拍膝头,像是下定了决心,终于要打开天窗说亮话。
「王妃是敞亮人,我就不藏着掖着了。实话说与王妃听吧,这趟我携阿蘅回京城,便是为了明日的宫宴——明日太液池边,百官携家眷皆在场,我想请托王妃,将我家阿蘅带在身边,替她搭个桥,牵个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