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页)
当初长公主发现藏在睿王府的太子殿下,二人果断结成同盟,长公主替太子伸手,从刑部关押的鄞州仓曹口中审出一个名字,钱胜。钱胜是灾民动乱的关键人物,长公主自当派手下去寻,如今终于带回来了消息。
赵铭恩见她尚有心说闲话,料想一定是十拿九稳的好消息,结果却没那么简单。
「钱胜这个人是找到了,但除了我的人,另有一方人马也在寻他,暂且不清楚身份,总之不是官差。我的人见事有蹊跷,并未打草惊蛇,一面暗中跟随,一面快马向我传信。那一方人马找到了钱胜,又带他北上,看近日的路线,倒像是往京城的方向来。」
鄞州动乱是场阴谋,钱胜则是这场阴谋里关键且隐秘的症结,去寻找他的下落,无非两种目的,一是企图还原事情的真相,一是要杀他灭口。
赵铭恩凉声道:「别让他死了。」
「你放心,我早就吩咐过,一旦有异动,立刻把钱胜抢过来,捏在我们自己手中。」不过么,长公主倒不觉得这样的事会发生,「若要灭口,在鄞州找着人便能动手了,一刀下去一了百了,何必还要大费一番周章,没日没夜地把人挪地方?」
不是为了灭口,便是对当初的事情存疑,亲王薨逝丶太子下落不明,这世上还有人想求得一个真相,隐隐同他
站在一处。赵铭恩没什么表示,只问:「人现在到哪儿了?」
「已经过了澄江,若真是往京城来,不出七日便至。」长公主问,「殿下有什么打算?依我看,钱胜可以扣下,带来会昌严审,至于押送的人不如留个口,只看他们向谁去复命。」
赵铭恩凝神片刻,摇头说:「钱胜要审,但不是在我手上审,我只管捏住活口。到时候请姑母把风声放出去,他活着,还到了姑母的手上,有人该着急了。」
第48章欲擒故纵
段郁在行宫衙署逗留至戌正,策马二十馀里,回了趟会昌营。
会昌有营房五千来间,规整的院落呈棋盘状,由虎皮石墙围于其中,墙外是护营沟。中郎将丶参领丶校尉丶护军丶笔帖式。。。。。。军队从上到下的每一份子都携家眷驻于营房内,俨然形成了一个纪律严明的小城镇。
中郎君乃一营首领,自有他独门独户的院落,不过段郁孑然一身,懒得来回跑,一向在指挥府后院落个脚就凑合过了。
从前指挥府后院冷清,除了几个小厮,便只灶房的一位管事厨娘。近来却不是了,东厢里多了位祖宗,神龙见首不见尾,段郁每每穿堂过院时都放轻了手脚。
今夜他一只脚刚跨进院门,小厮便急急迎上来。
「将军将军,」小厮指了下他的屋子,「那位爷在您房中等半天了。」
段郁一惊,「你哑巴了?怎么不遣人来知会我?」
小厮苦着脸告饶:「那位爷说不叫耽误将军办正事,小的哪敢自专。」
段郁听了直挠头,「这话怎么说的,岂不折我的寿。」接过小厮递来的巾子,胡乱抹把脸,三步并作两步蹦向房门。
段郁出身徐国公府,母亲是陈王家的郡主丶当今圣上的堂妹,论起来,与太子殿下正经是中表之亲。他与太子年岁相近,小时候常见面,虽说不上有交情,至少混了个脸熟。在段郁的印象里,太子殿下话不多丶好相处,坊间也多闻他天资仁厚丶聪颖精勤的好名声,他从一开始,就是众望所归的储君。
所以数日前,「下落不明」的太子殿下现身在他的帐下,段郁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毫不犹豫地表忠心,愿做拱卫殿下杀回东宫的那把刀。殿下却说再等一等,他闹不明白等什么,总之是正经事,谁知隔天就见到殿下被睿王妃呼来喝去,在睿王妃面前,殿下连太子都不当了。
不过段郁牢记君臣之分,上位者不主动告知的事情,臣子绝不过问。今夜让殿下久等,一壶茶都泡了三道水,这才是他应该解释的。
「周给事携礼部官员前来骊山,以防地动惊扰国朝皇脉,周给事对骊山周遭的地形地势不熟悉,今晚请臣前去商讨,这才耽误了时辰,怠慢殿下之处,请殿下责罚。」
「段将军言重了。」太子抬手一指下首的圈椅,示意他坐,「将军为朝廷效力,是孤不请自来,哪有责罚将军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