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页)
何况在宋希仁这等人面前耍心机?她一个无忧无虑的年轻女郎,就算再修炼上一辈子,都只有被人家戏耍的份。
但能怎么办呢,都是他的血债,王叔临终前的嘱托,注定他要担此麻烦。她再出格,他这辈子都得替她收拾一辈子的烂摊子。
这不,正放空呢,麻烦又找上了门。睿王妃跟前的侍女打帘出帐,径直朝他走来。
「赵铭恩,」侍女似乎有些怵他,「王妃传你前去。」
天色不早了,周遭渐次静下来。一连两夜出入王妃的营帐,赵铭恩并不想获此殊荣。
他问侍女:「王妃的酒醒了吗?」
「吃了两盏俨茶,醒了大半。」
赵铭恩走近营帐,却过门不入,依帐沿走了小半圈,心中一面估摸着帐中桌椅摆放的位置。慢慢地踱步,最后在一处停住脚,压声唤了声「王妃」。
越棠正支着脑袋,倚在圈椅中假寐,这声响简直是无中生有,将吓她一跳。循声望去,她盯着空空如也的帐帘,半晌才缓过神。
她冲外边道:「你活腻了吗,装神弄鬼的吓唬谁呀?进来说话。」
赵铭恩没动,「奴在这里听王妃示下。」
越棠不满地皱起眉,「赵铭恩,我是指使不动你了吗?赶紧给我滚进来。」
赵铭恩万分无奈,只得缓了缓口气,「王妃适才饮了酒,人在兴头上,难免有失仪的地方。王妃身份尊贵,失仪的一面不该被人看到,更不该被奴仆看到。奴不进帐,是顾全王妃,不想让王妃为难。」
越棠咀嚼着他的话,好半晌方一哂,「那这么说,我还该谢谢你?」
赵铭恩大言不惭,说不必,「是奴应该做的。王妃有什么话,就吩咐奴吧。」
越棠哼一声嗤笑,「刚才怎么不见你这么体恤,怎么,对本王妃动粗的不是你吗?真当我醉糊涂啦?」
「。。。。。。奴无状,是担心宋大人对王妃不利,情急之下莽撞了。」心好累,认错的口气也平平,自己听着都觉得敷衍。
越棠果然不满,「宋大人醒过来后,如果要追究你的罪责,我是不会替你求情的。」
赵铭恩说:「他不敢。」
这句「不敢「别有深意,越棠顿了顿,看着印在帐上的身影若有所思。
她忽然道:「今晚宋大人向我打听你,话里话外对你的来历很好奇。」越棠含一丝笑,加重语气,「我也对你的来历很好奇。」
赵铭恩不得不接话,「今日在陈家桥,宋大人的言行可疑,他欲将王妃拉入泥潭,好在王妃警醒,没有上当,想来宋大人因此盯上了奴。」
提起这个,越棠只觉得阴风阵阵,心里又开始发毛。伸手去探桌上的茶盏,茶尚温热,也不吃,只是攥在手中渥着。
一帐之隔的赵铭恩似有所感,淡声说:「王妃没有做亏心事,不用怕鬼敲门。冤魂不会打扰无辜之人,王妃不必有负担。」
越棠听了,喃喃说:「你说陈家桥躺着的那个,真的会是太子殿下吗?」
赵铭恩偏头西望,空洞的视线仿佛穿透杳杳群山。京城里怕是已经风声鹤唳了吧,他忍不住牵唇,勾出一抹讥嘲。
「国朝万万子民,要找出两个面貌相似之人不是难事,究竟是不是,天子圣明烛照,自会定夺。」
越棠找了主心骨,连连称是,「陛下总不会认错自己的血脉,要轻易糊弄过去,可没这么容易。」可细细一忖,眼神又黯下来,「举朝都在等一个确凿的答案,就怕有心人推波助澜,到那时候,运回京城的究竟是不是太子殿下,也不重要,所有人都想让他是,那他只能是。」
赵铭恩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十分意外,心道周家的女郎到底不迟钝,还有如此犀利的眼光。下意识回过头,纵然隔着帐帘,也能感受到她的怅惘。
「王妃不希望死的人是太子殿下?」
越棠觉得他莫名其妙,「太子殿下与我无冤无仇,我为何要盼他薨逝?何况王爷他。。。。。。听说与太子殿下情同手足,肯定不希望太子落得如此结局,我既是睿王妃,便和王爷一条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