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论盗墓之逻辑(第1页)
盗墓也要讲究逻辑推理,讲究科学论证,有时候就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元素,实际上却暗含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方面我更佩服周伶,她对于各类蛛丝马迹的分析,才是真的变态。
此前圣山已经确定,唯一差的,是龙水在哪。
在翻阅大量史料过后,我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所谓龙水,就特么是现如今的克鲁伦河。
这当真是废了我好一番功夫。
给你们说说我是怎么找的。
我估计听我说完这个,一些蠢蠢欲动的小伙伴们,就会被直接劝退。
关于克鲁伦河,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汉代,《史记?匈奴列传》中称之为“弓闾”,具体为啥叫这名字不知道,司马迁没写。
后来班固在《汉书》中,又将“弓闾”引申为“胪朐”。
到了隋唐时期,《隋书》中称其为“仙娥河”,《唐会要》中称其为“俱伦水”。
只这四个名词,就耗费了我将近三天的时间,看过的书摞起来将近一米高。
如果大家想体会,都不用看我这么多,只把《匈奴列传》这一篇文章看一遍就懂了。
关键看了这么多书,我愣是没见着半点线索!
这给我搞的差点崩溃。
直到郝润的一句话提醒了我。
她说既然唐朝以前的史料没有,那有没有可能,在唐代以后的史料中出现呢?
我一琢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算最后找不到,这些史书指定也都是不白看的。
毕竟我得向把头看起,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终于,看到《契丹国志》时,我现了这条河的新称呼——龙驹河!
是由于盛产良马而得此名称。
龙水,龙驹河,这相似度不就有了么?
于是我就将这些名词都写在小本本上,现除却隋朝搞了个另类的仙娥河之外,“弓闾”、“胪朐”、“俱伦”、“龙驹”以及“克鲁伦”之间的读音都很相似。
完后我开始研究突厥语的音。
我这才知道,突厥语系中,就特么没有“龙”这玩意!
对应“弓”、“胪”、“俱”相近的音意思是“精神”、“威严”、“力量”,而“闾”、“朐”、“伦”这些更近似突厥语中“河”的音。
说白了,这条河的名称翻译成汉语,就是“威严之河”或“权力之河”的意思。
可既然李释缘的母语,里都没有“龙”这东西,那他是哪来的龙河这个词汇呢?
答案很简单,即精神领会。
这个词有点抽象,直白的说,就是翻译。
他是受过汉语教育的。
在他那个时代里,他的精神世界中,最能代表“威严”、“权力”这些词汇的汉字,就是“龙”这个字!
龙象征皇帝。
封建社会里,没有什么是比皇帝更威严,更有权力的事物了。
怎么样,繁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