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第2页)
在大学里,也是开设学以致用的教学课程,为国家培养务实人才和接班人。
是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必须是来自农民、工人、军人中的优秀者。
只要满足初中以上学历,文化测试过关,在工作中表现优异就有机会被推荐上大学,只是名额很有限,竞争激烈。
一个县只有两三个名额。
知青在农村插队两年以上,表现优秀的,也有机会被推荐,这主要取决于所在的生产队是否大力支持。
这些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定向安排工作,也是国家干部身份。
这个时期培养了九十五万名工农兵大学生。
不少人后来在多个领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重要领导人、院士、科研工作者、大学教授……
只是今年田岭村知青没一个人得到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我的家庭成分,也能被推荐上大学吗?”沈之微不确定问萧征。
“只要你在生产队做出突出贡献,你的家庭成分不会影响你上大学。”萧征确定道:“我觉得你可以好好发挥你的医术特长,治病救人就是很重要的贡献,容易被群众和生产队干部以及县领导认可。”
这倒是点拨了沈之微,提前看到了前方的光明,能早点上大学自然更好,不用再等四年考大学,也不耽误上学年龄。
要是明年能通过推荐上大学,等着大学毕业接着读研究生,78年就恢复研究生招生了,第一批高学历研究生,那含金量不言而喻。
虽然她卡在家庭成分上,但如果她为生产队做的贡献足够大,应该也够抵消了吧。
说不定影响力再大一点,还可以提前把原主父母从农场捞回来,一家人早日回京团聚,父母官复原职,多好。
“好,萧征同志,谢谢你的提点。”沈之微感激道。
萧征鼓励她:“沈知青,你这么优秀的人才,一定可以通过为田岭村生产队做出重大贡献,实现上大学的愿望。”
他也想着得努力在回部队前让这个优秀的姑娘喜欢上自己,早点定下婚事。
如果到时候她得不到推荐,自己助她一臂之力也顺理成章。
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美好的爱情对于每个人可能就心动一回,他不想错过。
只是他不知道他们很快就能回京市,在爷爷奶奶的主持下,在军区大院举办了盛大的订婚宴。
经萧征此次开解,沈之微已经暗下决心,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不能错过。
如果能上大学,就读医科,凭借她的精湛医术和天赋,将来一定可以在重要职能部门工作,有所作为。
所以,医治赵金凤这个病危病人,是她展露高超医术的重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