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公府(第2页)
“此事本也没什么,后传言道太后娘娘与那林侍中家的庶女投缘,想许给你当妾室。得此消息,母亲只得进宫去,去拜见太后娘娘。待回来后,我这身子骨不行,病倒了几天,而后也才堪堪知道,那沈贵妃上言曰林家清流之门第,实乃绝配。”
“哼,恐是怕我们成国公府议亲议了门第高的,这才火急火燎地替我们做主。抬个妾室进门,都要她沈家贵妃进言。怕不是以后娶正妻,还得她沈贵妃点头答应?”
李迎秋说起此事,仍觉十分愤懑。
“母亲勿动气。儿听闻,圣人已将部分奏章交于二皇子代批。不断有易储的传言出来,沈贵妃是二皇子生母,怕也是得意忘了形,手越伸越长了。”
见李煦对娶亲之事丝毫不在意,还能如此淡定地谈论朝中局势。
不是……这关键是沈贵妃吗?这关键难道不是你快要被塞一个对你仕途无用的妾室吗?
“熙敬,你,当真不在意?”李迎秋对自己方才的郁闷产生些许怀疑。
“女子的一生,被拿来当成权力的衡量,是悲哀的。熙敬向母亲保证,成国公府,定不会有被人肆意摆布的一天。”
说这话的时候,明明脸上仍是清隽如常,李迎秋为那话语中的重量而微微愣住。
“罢了,熙敬。抛开朝堂不言,你都二十了,跟你同入学同科考的那些城中儿郎,早已成亲生子,孩子都多大了。这几年圣人有心留你在云安,你便安心呆着。母亲为你相看适婚的女子,早早娶妻,免了天天这贵妃那贵妃的,惦记着你的婚事。”
“云襄不也没娶妻吗?也不光是我……”
这等头疼之事,李煦决定用王云襄这厮挡一下。
“你呀,那云襄的嫡亲妹妹云芙,可是生生等了你几年。你也不考虑?门第相近,你与她兄长也一同长大,关系亲厚。云芙她,知书达礼又性情温和,我留这偌大的国公府里虚度岁月,如若不是她常来看望陪伴,我的日子哪来的什么盼头。养儿养到最后剩我孤身一人,若不如将我送回去,找你父亲……”
李迎秋提起这些,言语间难免怨怼。
李煦敛起了面上刚浮现的笑意。
只是垂眸,缓缓起身,走至桌前坐下,给李迎秋倒了杯水,递过去。
李煦从小就这样,不合听的话,他便不听。
虽没有过激反应,却也总有置身事外般的适时沉默。
吴嬷嬷进门之时,便察觉到房内忽变得有些沉闷的气氛,率先开口,
“夫人,饭菜都准备好了。世子刚回来,先吃饭吧,尝尝家里的热羹。有话,再慢慢谈。”
李煦转头看向房门,投入感激的一眼,站起身想扶李迎秋。
李迎秋抽回了手,“你去吧,我有些乏了。至芳,伺候我歇息吧。”
“是”吴嬷嬷应声,扶起李迎秋入内室,留下李煦仍立在厅室内。
一句话之前,还嘘寒问暖好不亲近。
此刻……
掖了掖松软的绸缎被,幔帐放下。
吴嬷嬷还在整理李迎秋的外衫,便听见帐内轻轻地自语:“他还是如此固执……”
吴嬷嬷眼底不忍,放轻了脚步声出来。
厅室外无人,门外李煦背对着站在桃花树下。
粉白的花苞长满枝头,春日已至却仿若冬日披雪霜。
“世子。夫人她思虑过深,您……”
“我明白的。吴嬷嬷,这几年,劳您照顾。”
李煦退后一步,郑重地躬身行一礼。
吴嬷嬷立即面露讶异,忙扶起,“这可当不起。世子,您不必如此。”
李煦的客套疏离,夫人的患得患失。
吴嬷嬷心里叹息。
这对母子人前看着亲近,实质多年之间的沟壑怕是连他们自个都跨越不了。
当年国公府上公爷和夫人恩爱如初,诞下长子李炀。
李炀文武全才,承载着李氏一族的期望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