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管他冬夏与春秋(第2页)
这小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提前洗净的小鸡儿,先腌制了一个时辰,而后在肚子里塞进去一个用袋子装着的香辛料包。
于是,为了一口吃的,胡大老爷兴致勃勃的一头扎在了厨房里。
他们无法理解,这当皇帝的,把臣子这般折腾,到底图啥?
要说是帝王心术,那也不应当这么干吧?
是不是有点过犹不及了?
第二、菜式花样还不够多、不够精致。
而胖厨子聊着聊着,感觉不对劲了。
叫花鸡这就算成功了,那是时候加点难度搞点其他的了。
大明是咱老朱家的,你们都是咱家的长工,你们不好好干活还想偷懒、贪咱家的钱粮,那你们就该死。
好死不死的,以前一两百年占据着整个中原顶层的,乃是异族。
有钱有闲还贪吃的老爷们还是太少了,要是多几个如苏东坡那般的人,或许这会儿吃食会更加的美好。
而后裹上荷叶,再包上厚厚的湿泥。
以至于胡府厨子看着自家老爷兴冲冲的冲进厨房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而他,也用着跟其他帝王完全不同的,一种老农一般朴素的价值观在看待着整个大明。
这玩意儿作法简单,但味道好啊。
后面的几个“试验品”可能口感上会略有差别,但至少光是眼前这一样,就已经足够胡大老爷满意了。
嘶……自家老爷,啥时候对吃食这么了解了?
而跟自家厨子聊了一通以后,胡惟庸也大概摸清楚眼下“美食界”的情况了。
如今调料愈发齐全了,那技艺也得提升提升不是?
前丞相胡惟庸专心美食,现任丞相李善长闭门不出,可朝堂仍旧还在运转,空印案也牵扯越来越大。
第一个拿来献祭的,便是叫花鸡。
这就给胡大老爷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之后就是等待了。
就在厨子五内俱焚、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等死的时候,胡惟庸踹了他一脚,让他起来,老老实实回答问题。
可他们哪里知道,跟过往任何皇帝都不想通。
所以,指望着厨子去开发什么新菜,那就甭想了。
作为上下五千年里,真正唯一一个自最底层爬起来的皇帝,当年眼睁睁看着爹娘兄嫂饿死,看着官员们鱼肉乡里的朱元璋。
就这么朴素!
可这一幕落在李善长眼里,就让他有点打退堂鼓了!
娘咧,这个宰相,好像不是那么好当啊。
这是没了忌口以后,吃了一顿厨子弄出来的烤肉得到的结论。
他相信,火候上或许会有些区别,但味道应该都不会太差。
看着小院里这分布在四周的四堆篝火,胡惟庸笑得跟个憨憨似的。
正所谓上行下效,只有顶层的“风向标”开始在某个方向上发力的时候,下面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虽然朱皇帝眼下针对的都是那些普通官员,似乎对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老兄弟不闻不问。
可万一呢?
万一有朝一日自己惹到了朱皇帝呢?
李善长不敢往下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