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1页)
“呵…我,我们回来了。”陈宜尬笑,打招呼。
两人在外面一夜未归,确实惹人担心。
李存安庐州形势大好
“我什么时候绣过这种东西?”陈宜托腮,望着桌面上的香囊。
小时候阿娘教过她绣活,她手笨学不会。刚开始,阿娘打手心,她就哭,哭着还要继续绣,手指都刺破好几次,还是绣不好。后来哭得多了,阿爹心疼,就说反正家里买得起成衣、绣品,用不着陈宜绣。陈宜总算脱离苦海。
啊,不对。她交过功课。
学了两个月不见成效,阿娘放话,陈宜只要能交出一幅完整作品,不管多丑她都不管了。可陈宜绣不到两针,线就缠在一起,丝绢背后全是打结的线头,针都不好戳进去。
“我找人帮你绣吧。”苗安看不过去,悄悄提议。
他是最守规矩的人,都看不过眼。
陈宜摇摇头,“不行,娘说只一件物品,必须要亲手绣,将来送给夫婿。”
苗安站在她的闺房门口。
外头人说他是陈家赘婿,但陈老爷收他做徒弟,从来没承认过他和陈宜的关系。他懂的,陈家人心善,不代表要把女儿嫁给他。
“哦,”他说,“那我想想别的办法。”
半个月后,苗安拿来一件羊毛毡玩具,软乎乎的小狗,看着栩栩如生。
“我找师傅教你,就做最简单的样式。我问过了,她给你做好模子,你就照着用针戳。做好了再缝在布料上,做个荷包,这可简单多了。”
听起来很简单,也就耗点时间,陈宜同意。
毛毡娃娃的手艺人手把手教陈宜,大约七天后,就跟苗安请辞。
“实在是教不来,您饶了我吧。”
其实陈宜已经绣出大概,红色圆圆的一个球,再点缀深色点状毛毡,就能像个山楂。
她趴在桌上,盯着自己的“山楂”球,两只眼睛眯成月牙,满意得晃荡双脚。一见苗安进门,就招手,“你快来,看我做的山楂,像不像?”
毛毡球躺在她的手心,不及她亮晶晶的眼睛吸引人。
苗安不知如何跟陈宜开口。
“好看,”他说,“很可爱。”
“我也觉得。”陈宜喜滋滋的,坐回纺台。
“今日何师傅家中有事,休沐一日。我陪你做吧。”他卷起袖子。
陪了陈宜这么久,他做好的山楂有三个,实在不行换成他做的,也能蒙混过关。
苗安打算得好,可陈宜压根不假人手,“凹凸有致”的山楂球荷包交到陈夫人手中。陈夫人深吸气,脸色阴沉。
“这是什么东西?”她忍着怒气问。
“山楂……”陈宜声音渐渐弱下去,她也看出来母亲在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