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1页)
然后茅荣郅逛了太和殿一圈之后,便又回去处理朝政了。将茅荣轩大力推荐的叶胥抛到了脑后。
日子如流水般的划过,终于到了要揭示众多贡士此次春闱名次的日子。
在这前一天,茅荣郅突然间再次想起了叶胥这号人,茅荣郅叫来身边伺候的陈公公道:「你去把本次的主考官叫到御书房来,顺便让他拿着这次前三甲的答卷。」
他倒要看看这瑄王大力推荐的人究竟是有何不同之处。
等人退了出去后,茅荣郅揉了揉疲惫的眼角。端起了手边的浓茶,喝了一口,提神醒脑,之后茅荣郅便继续看御史上奏的奏摺。
没过多久,陈公公便带着此次考试的主考官进来了。
「臣明正平,叩见陛下!」
「爱卿平身,此次朕唤你前来,并非是有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想看一下今年进士前三甲的答卷。不知爱卿可有什么看法?」
「臣不敢。」明正平答完之后,便将前三甲的试卷递给了陈公公,再由陈公公转交给皇上。
茅荣郅见明正平还跪在大殿之上,开口嘱咐道:「陈公公,给明学士搬张凳子来。」
转头对明正平说道:「明学士先坐会,等朕看完之后,就劳烦明学士再拿回去。」
明正平听皇上这么说,一时之间竟有些无措:「谨听陛下教诲。」
之后的时间里,大殿之中静悄悄的,除了陈公公刚开始给皇上添茶的声音外,什么杂音都没有,整个大殿有中空悄悄的静谧。
坐在椅子上的明正平有些坐立难安,怎的皇上突然间对这次考生的答卷这么感兴趣。
等茅荣郅看完了前三甲的答卷,便好奇的开口问道:「这三人之中谁是状元丶榜眼丶探花?」
「回陛下,这三张试卷是这些学子中答得较好的三位,具体的排名还要陛下定夺,不过原本我们几人定的状元丶榜眼丶探花是按照这试卷的顺序来的。」
「竟是如此,那好,爱卿先退下吧,关于这名次如何,朕心中自有定数。」
等明正平退下之后,茅荣郅心想:怪不得暄王为了这叶胥专程跑来那么多次来推荐,看来这叶胥不仅在吃食上多有研究,在政事上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此次的考题是茅荣郅亲自出题,题目为困扰他多年的边境匈奴问题,这匈奴可恶的紧,时不时的来扰乱边境百姓的生活,题目便是问众位学子,这仗是该打还是任由他放肆。
按理说应该是该打,可现在国库空虚,茅荣轩又刚即位不久,国家尚在恢复期,前期,大军的粮草尚且能够凑出,可后续能不能跟的上还说不好。
这不是有句古话:将士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的打仗除了名将之外,打的是后勤,打的也是国家的经济实力。
可现在他们国家正在恢复期,经济恢复刚刚见成色不足,这边是茅荣郅纠结的地方:不打的话,不能任由那匈奴扰乱百姓的生活。打的话,后期的补给还不一定能跟上。
依照茅荣郅的想法是打,可战争受苦的又是百姓,银子不够,除了加重赋税,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毕竟这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做的。
几番思虑之下,茅荣郅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来解决。
茅荣郅想着这些学子之后也是要进入官场,不如看看看他们的想法。
按照其他两位学子的想法来看,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先休养生息,等国家强大了之后,匈奴自然是不敢来犯。
二人的排名不同也是因为文章词句的华丽,引经据典的次数。
而依叶胥的看法则是要打,现在他们国家虽说是没有之前的强盛,可他们泱泱大国,岂是能容许匈奴来犯。
既然国库空虚,那就从商人手中要。依叶胥的想法是:总归国家总的银子是不变的,既然银子不在国库,那便在商人手中。
在本朝,商人的地位不高,毕竟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对此商人最讲究的便是名声,既然商人需要好的名声,那朝廷便给商人这个名声。
如此一来,国库有了银子,商人们有了名声,将士们有了粮草,边境的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也算是一举多得。
其实,叶胥并不是多么的了解历史,也不是多么懂政事,只不过是看到了题目之后。
他便想起来了自己国家刚成立时,情况比这个危急多了。
那时候刚刚成立的新国家,是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同样是外来国家,扰的边境百姓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