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1页)
说完,荀文林还惊叹道:「御品啊!寻常人家又怎会轻易接触到,寻常人连圣颜都未曾见过,更不用说是圣上的御品!」
之后荀文林自认为悄咪咪的说道:「听说是圣上为了激励学子们奋发图强才想出的法子。」
最后荀文林总结道:「圣上为了我们这些学子们能用功读书报效朝廷也是耗尽了心思!如此这般,我也是时候再用功一些了,若是挣一样回家,到时放在家中,定是要供起来!」
叶胥听完荀文林的话,调侃道:「早晚三炷香,晨昏一叩首是吗?」
叶胥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人,自是不能理解寻常人对当今圣上的执念;更离谱的是,叶胥听说竟会有人话高价买龙仪丸。
这龙仪丸也是有来头的,皇上的排泄物被称为龙仪,商人到叫西华门去收购太监手中的龙仪,之后又跑去制药店加上蜂蜜丶山楂丶陈皮等药品;
再用特殊的方式进行烘干,去除臭味,经过研磨加工制成龙仪丸,就这一颗龙仪丸竟卖到百两银子的高价。
因为坊间传闻吃龙仪丸可以延年益寿,吃多了可以长生不老,竟有人争相购买。
当听那群科室的老学者讲述时,叶胥一脸的匪夷所思,这种长寿真是让人不太能理解。
怎么会有人高价争相购买他人排泄物制成的药丸,更别提是入口了。
所以叶胥也不是很能理解此时荀文林得知有机会赢取御品时的激动。
但叶胥还是尽可能的不表现的太过明显:「是吗?如此这般说,那我也要挣上一挣了,以后也能当传家宝来用。」
「传家宝」?也是,无论是什么时期,御品都是价值极其高的,若是真能当做是传家宝,千百年后,也是价值连城的。
陶青见二人在院子中聊的正欢,并没有去打扰,再者说,他们二人聊的内容,陶青也并不一定能插上话,陶青就在房屋中看一些古籍什么的来打发时间。
他本是打算给叶胥绣个荷包,今日他见许多男子的腰上都系了一个荷包,想来应当也是枕边人准备的。
现下他们刚赁了新居,还未有时间去买些针线布料这些绣荷包需要的东西。
庭院中,荀文林和叶胥已经开始谈论书院中的夫子,荀文林道:「我听说最近刚返京的舒老也会在书院授课!」
「本来舒老也快七十了,身子骨自是不能同那些不惑之年的夫子比,也不知这舒老是如何想的,放着国子监那些个皇家贵族的弟子不教,跑来川安书院授课?」
听荀文林这么一说,叶胥觉得确实是有些不太合理的:「许是舒老看惯了那些个功勋贵族和皇家子弟,想换换学生教!若是你真的是好奇,那就要问当事人了。」
「也对,可能像舒老这般学识渊博的人,是我等寻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那天荀文林和叶胥聊了许久,都是些关于书院大大小小的琐事,又聊了一些学问上的事情,直到天色慢慢黑了下来,荀文林才不顾叶胥让他留下来在用一顿的邀请,回了客栈。
时间过得很快,终于到了川安书院开学的这天,这次的叶胥和荀文林倒是聪明了一回,二人早早的便去了书院。
所以二人并未看到书院门前的那条街上堵着各种各样华丽的马车,车与马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三寸。
就算这样,隔壁街上也堵了不少马车。这盛世景观,外来人看了都叹为观止。
果然每当川安书院开学之际,就是百姓们欣赏那难得一见的公侯子爵家子弟们身后跟着一群小厮花式提着各种各样的行李出丑的日子。
有的小厮只是背着书本也出尽了笑话。
本来川安书院并不强制要求学子们住宿,但是架不住学子的家里人强制要求他们住宿,说是什么在书院住能收心,能一心做学问。
到时候定是赢得圣上的御品,为家族争光。
世家子弟确实比寻常人要讲究些,细枝末节的都要带着,行李自然就多了起来,行李多对他们倒是没什么大影响,出丑的都是那些小厮。
每当川安书院开学后的一两天,最热的话题莫过于谁谁家的小厮是如何自然又背着行李出丑的,又是怎样的提行李出丑的。
总之,川安书院的入学日为京师百姓不咸不淡的生活中,添加了一丝乐趣。
叶胥和荀文林来的早,等二人拿了房间号后,也不知是不是院长特意吩咐过了,二人竟分到了同一间房。
说来也怪,荀文林和叶胥刚进书院,就见一书童手中拿着什么东西,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