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页)
顾山青扑哧一笑:“我们什么都没说呢,你跑什么?”
朱老三吱唔:“这个……”
苍殊张开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一个黑底白纹的吊坠拿在了手里:“这个,你是从哪进的?”
朱老三擦汗的手一停,愣道:“您抓我,就是为了问这个?”
苍殊瞥一眼旁边他的摊子:“包括所有这些。”
朱老三懊恼地打了自己一嘴巴:“叫你嘴贱。”
等他报完一连串名字地址,顾山青暗自记下,苍殊又举着坠子问:“为何这个图纹可以祛病?”
朱老三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道:“什么?”
顾山青却立刻懂了。无论是佛祖、狐仙还是朱老三刚刚叫卖的同心结,无论是保平安,保顺遂,还是保姻缘,它们的典故基本都有来处,是长久以来的约定俗成,这个吊坠上的图纹却没有。苍殊这么问,是想探究它的来源,看是不是与何非的挂坠有关。
他解释道:“大人是问,它有什么典故,为什么单单只祛病,不保平安,也不保姻缘?”
朱老三一呆:“您这么问,我还真不知道。”
顾山青道:“那这个是谁做的?”
朱老三道出刚刚提到的名字中的一个,又补充道:“他今天应该也来出摊了!”等苍殊问明了长相,可怜巴巴地道,“大人,您看我交代了这么多,能不能放我一马?”
这样一个又牵着一个,正好今日全在热闹的灯市里。顾山青与苍殊一连走了好几个摊子,不看,都不知道那吊坠在王都已然风行至此。直问到最后一个人,他才费劲地想起教他手艺的师父曾说起过的这吊坠的来由——他的师父也是到处游历时,在黔南之地的一个小镇偶然见到了这种挂坠,。
据说,在当地群山之中,有一个不与外界交往的神秘村落,村落里住的全是一族的人,位置极为隐蔽,不知是因为住得太深,还是因为某种异法,如果无人引路,很少有人能找到他们。而村落里的人也极少出来,大多数人生老病死都在山中。只有进山的樵夫、猎户偶尔能远远地瞧见人烟,但若是刻意去找,又会不知不觉迷失在深山里。
顾山青听得皱眉,心道总不会这么巧吧,问道:“你说得这一族,该不会叫‘山南苗家’吧?”
那人一怔:“我师父没提起过。”
苍殊道:“既然他们从不出山,这图纹从何而来?”
那人道:“您别急,听我接着说啊。”
如果这个氏族一直保持那种宛如传说的状态,这种黑底白纹的图式确实是不该传出来的,如今灯市上的吊坠自然也不会存在。但是在十来年前,却出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意外——一个少年浑身是血,衣衫破烂地从山里走了出来,倒在了镇上,又被镇子里的一户人家救了回去。
那户人家找来大夫给少年治了伤,换了衣服,好汤好药喂了三两日,少年还没醒,又有三四个人神色焦急地找了过来,声称是他的亲长,要把他带走。但少年受了这么重的伤,前因后果一概不知,那户人家如何肯轻易放他走。争执不下中,找过来的几人让了步,在镇上住了几日,等少年醒转过来,又大吵一架。而就在吵架中,少年和那几人来自山中这件事也由此透露了出来。
吵到最后,少年终于屈服了。那户人家见他自愿跟着人走,当然也就不再阻拦。而作为照顾少年多日的谢礼,其中最年长的一人留下的,便是这种黑底白纹,仿若图腾的挂坠。
那户人家送走了少年,也没把挂坠放在心上。镇里的人确认有这么一个村落的存在,除了好奇贪玩跑去山中探险的孩童更多了,其他人也没当一回事。毕竟全九州的怪人这么多,某个家族的族长突发奇想,选择弃世隐居,带着族人住进山里,也不是什么格外出格的事。
直到一年之后,黔南之地时疫突起。镇里的人家几乎每一家都十去其七,哀鸿遍野,只有一户例外,便是一年前救了少年的那一户。不仅他家一个人都没有少,连他的左邻右舍得上疫病的人都比别家少上许多。
这咄咄怪事甚至引起了当地官府的注意,等时疫结束,几番比对,发现不论是拜的神,求的佛,吃的饭,喝的水,他家只有一处与别家不同——正是一年前少年他们几人留下的挂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