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青海的暴脾气上来了,指着齐闵山怒呵道:“住口!血口喷人的是你们!在我忙于战事的时候算计我!我李青海没有做过这些事,只希望陛下能够查明真相,还臣一个清白!”

兵部尚书霍涛,与齐闵山是好友,暗中也为赵祥忠做事,此时立即站出来应和:“算计?我兵部早就察觉不对了,你们滁州守军总借着战争的名义要军饷粮草,我们兵部从不敢推脱亏欠一点,但你们滁州却还是各种喊穷,是何缘故?我看就是李总督贪多了吧!”

李青海气得脸发红,可他向来不善言辞,无法与这些常年在官场酒水里逢迎的大臣相比,他们巧言令色,逢场作戏,是非皆在口舌中转变。

“战场上皆是用度,生死瞬息万变!若后方储备不足,便影响前方胜负。霍大人也是从军营里磨炼而来,应该明白!陛下,臣对天发誓!臣从未贪过一点!”

御史台监察御史陆建林站出来道:“霍大人不必火上添油!若霍大人早就察觉不对,怎么不早说呢?!何必等到今日开口指责,霍大人不如安生闭嘴,否则难保不被他人误解是落井下石,别有用心!”

“你!”霍涛被陆建林说的哑口无言,他即使再会说,也比不过御史台的人,更比不过这个处处找茬的陆建林。

陆建林又看着齐闵山横眉直言道:“齐尚书与胡大人可真是关系密切啊!此状告折不送到我们御史台,偏偏送到齐尚书手中!又是何意啊?”

陆建林不顾齐闵山黑了脸,转身看向晋灵帝道:“陛下,李总督守护滁州十余年,从无败绩,勤勤恳恳,若说他叛国,那为何偏偏不是昨日,不是明日,而是今日呢?所以还请陛下彻查此事!不要让有心人残害忠良!”

晋灵帝沉默地看着殿下几人,终道:“齐闵山,你不是说有证人吗?带过来!”

齐闵山勾起一抹笑,应了一声,转身站到大殿中央,喊道:“证人入殿!”

一魁梧青年入殿,在李青海身后跪下,道:“陛下,臣乃滁州守军副使白默,自李总督任职便一直跟随他。”

听见熟悉的声音和名字,李青海惊诧回头,见跪着那人正是自己的副使白默,顿时如雷劈当头,而白默垂着头,却不敢抬头看李青海。

“李总督不满常年戍边,苦战无果,常向臣抱怨俸禄不足,生活贫苦,才有了叛国之心。与方化慈书信皆在这里,字字属实。”

齐闵山接过一沓信,把信递给前来的赵祥忠。

“滁州一战,伤亡惨重,臣既知内情,不忍将士们尸骨难眠!所以特来揭发李总督行迹!请陛下明鉴!”

晋灵帝打开翻看,第一份就是方化慈的劝导李青海辞官投靠商国……

拍桌一怒,晋灵帝没有再往下看。

“人证物证俱在,李青海,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青海捏拳放在膝上,直起脊背,一字一句道:“臣与方化慈五年前偶然相识,一见如故,便以为友!他回商国后,我们常书信来往,从不谈政事,只一次,他劝我辞官投靠商国,我回信拒绝,并与其商讨两国和解之事。

他正有此意,但劝诫商国国君无果,便只能作罢。

滁州一战,我李青海问心无愧,与挚友方化慈也清清白白!既有小人背叛陷害,十二年情意,付之如烬!臣只求陛下彻查,不要让臣冤死!臣可以死在战场上,但绝不能死于叛国之罪!”

李青海深深叩拜晋灵帝,良久不起。

白默终于抬眸看了眼李青海弓起的脊背,眼眸暗淡无光,随即垂下。

晋灵帝忍了忍怒意道:“朕再给你一个机会!此案由刑部、大理寺与东厂合案彻查,十五日内给朕一个交代!”

刑部尚书、大理寺少卿与东厂督主赵楷上前应声。

自李青海上朝后,程中筠便隐隐有些担心,到了午时,李青海还没有回来。

程也安也有些着急,派月儿出去打探消息。

不料月儿迎面碰见急匆匆赶来的林子书,看神色便知道有事发生了。

林子书拱手行礼:“拜见侯爷!”

程也安直接起身道:“你是来说我师哥的事吗?”

林子书道:“正是,今日上朝,李总督被陷害叛国通敌,现被关押在刑部大牢,东厂大理寺刑部并案合查,陛下说要十五日内出结果。我哥得到消息后,便赶紧让我来告诉你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