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1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利,健健康康的。毕业她一定争取分到北方,离亲人近点。

第13章远行

冯景娴和肖华峰回到家,看到二女儿带着天来。傻傻的呆在西屋的炕上。

“怎么了?”

“大姐让我等她走后再告诉你们。”肖英指了指炕脚下的一个大背篓。冯景娴掀开背篓盖子,瞬间,眼圈又红了,背篓堆的满满的,红糖,白糖,棉花,布料。

她的大闺女呀!

肖玉这样做,也是因为她实在不想老说谎,干脆啥都不说,走后才让妹妹拿给父母看。其实东西也不多,主要是棉花太占地方,她妈的棉袄已经穿了好多年了,她想让她妈做件新棉袄穿,监管的任务留给了肖英。

肖英看看冯景娴,决定晚点告诉妈妈,大姐把她平时穿的衣服大都留给了肖英,有一件大口袋的蓝色外套,可漂亮了,那是留给妈妈的。她姐临走前给她布置了任务,还说了,如果任务完成得出色,有奖励,看她姐的表情,这个奖励应该很值得期待。

肖玉坐着马车到了镇上,再从镇上坐长途汽车到了内江省哈伦市川北站,肖玉的随身行李有一个书包,一个提包,还有一个大大的袋子,装着被褥,这个袋子早就让她扔到了空间里。来到候车室,静静的等待发车。其实没有人和她一起坐车,不过肖玉觉得这样更方便,这里是首发站,进站上车从容很多。

肖玉的学校在燕都,距离1000多公里,车票19。2元。火车票真的很贵,当时普通城市职工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元的收入,这个价格,相对来说是很高的了。可是没办法,这时国内工业很落后,只要和工业沾边的东西都贵!一双塑料凉鞋的价格都可以媲美后世了。

好在肖玉拿着学校的介绍信,火车票可以半价购买。

眼瞅着快下午四点了,肖玉坐上了从内江省哈伦市川北县到燕都的火车,火车四点十几分发车,需要坐30多个小时。上车后,肖玉找到座位,还不错,面朝前两人座,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找到座位,肖玉脱掉鞋踩着座位,将提包放在行李架上,回到座位,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大大的带盖子的搪瓷缸子,再将书包放在身旁。其实书包里面也没什么东西,就放了件外套,让书包看起来鼓鼓的。

车厢里陆陆续续进了好多人,一会儿对面来了一家三口,夫妻俩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小男孩虎头虎脑长的挺可爱的,乖乖的让妈妈抱着,肖玉觉得一路上没事儿逗逗小朋友也不错。

一个高个子男人,穿着上白下藏青的警察制服,戴着大檐帽,停在了肖玉面前,站在过道上确认了一眼座位号后,轻松将提包和行李放在行李架上,朝肖玉点了下头,坐在了肖玉旁边。

呵!警察叔叔,肖玉觉得自己运气相当可以,你看人家就是不一样,这不,还未歇一会就帮上车的旅客找座位,放行李,肖玉觉得这回路上踏实了。

随着火车响起的汽笛声,车厢缓缓向前走去,车速越来越快,车窗外送别的亲友,都被留在了后面。

等列车走的平稳了,乘务员提着水壶开始送水,肖玉去接了半杯开水放在自己这边凉着。

饭点到了,一会儿车厢里泛起一阵食物的味道,说实话,味道并不大,因为这时候人们真是没什么可吃的。

不过好在是八月中旬,陆陆续续开始秋收了,能看出来,大家还是有东西吃的。

对面夫妻两个,和孩子一起在吃蒸熟的老窝瓜,肖玉看见别人有吃窝头的,有吃烙饼的,过道左侧一个大叔给身边的孩子,拿出了一块点心,立刻引来羡慕的目光。

肖玉不太想吃饭,坐车老是不动,吃了也不舒服,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再说吧。

大檐帽站起来走出了车厢,估计是去餐车吃饭。

火车哐啷哐啷的声音没听一会儿,肖玉就困了,靠在车壁上,稀里糊涂的迷瞪着。肖玉是被报站声叫醒的,醒来看见对面的孩子妈妈坐在了自己旁边,对面的孩子枕着父亲的腿睡得正香,大檐帽就站在这边的过道边上。

实在没事干,肖玉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医书随手翻着,看书时间就是过的快,一会儿肖玉都看了小半本了,这时肖玉感觉出不对劲来了,大檐帽一直站着,旁边这位睡得呼呼的。

看了看站着的大檐帽,嗯,精神还不错。肖玉刚一看他,他就看了过来,感觉还挺敏锐的。不是大帅哥,但也棱角分明的,鼻梁挺直,尤其眼睛特别有神。

但是,这叫一个黑呀,尤其是他又穿的白上衣,一对比,实在是一言难尽,肖玉想想自己要是也这么黑,咦~~好可怕!

肖玉故意碰了碰旁边的大姐,低头说:“麻烦你,出去一下。”

其实肖玉觉得这位大姐如果醒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