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第1页)
身体在这破地方哪里吃得消?”
郝圆圆的二哥有哮喘,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病。
平时一换季就会发作好几次,完全喘不过气来。
这要是在这种风一吹,就漫天黄沙的地方,哪里能好好活得下去呀?
苏溪没急着安慰两人,而是选择让她们哭一场,好歹发泄一下情绪。
有时候,人不一定是不能接受现实,只是接受现实的同时,还得适当发泄一下情绪。
否则,在心里憋久了,容易憋出病来。
还好,这俩姑娘没有哭很久。
也就一会儿的功夫,就调整好了心情,吵着要去看看供销社里都有啥零嘴儿卖。
苏溪无奈地摇摇头。
不得不佩服这俩姑娘的心大。
三人先到的是供销社。
其实供销社离公社办公室并不远,也就五百米左右的直线距离。
镇上的供销社也是个平房,门口竖了块“供销社”字样的招牌。
比不上县城的供销社,里面只有两个柜台,里面稀稀拉拉摆了些东西。
零嘴的话,只有猪油糖、水果硬糖、鸡蛋糕、米花、蜜三刀这几种常见的,再多的就没了。
其他就是一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东西。
种类很少,同理,买的人也少。
毕竟乡下人一年到头的也攒不了几个钱,好些东西还要票。
乡下人票不好攒,自然购买欲望、力度就小了。
三人一人买了一斤的鸡蛋糕、一斤的蜜三刀,留着平时饿了可以吃。
还买了一点水果硬糖,一分钱一块,留着到乡下的时候,需要找人帮忙的时候给一些。
毕竟大白兔奶糖在这个时候算是精贵东西,若是随随便便就给出去,别人容易将你当作是冤大头。
苏溪其实并不需要买这些,因为商场里都有,甚至无论是外形,还是味道都比这些市面上卖的更好。
但是那些东西拿出来,也得有个出处。
她现在包裹啥的都没拿到,书包也就那么大,再怎么能装也不可能装的下那么多东西吧?
出了供销社,三人又去看了一眼镇上粮站的位置。
镇上的粮站不收粮,只用来平时卖一些精细粮食,主要对象还是镇上的居民,以及那些城里来的知青。
虽然村里会有余粮,但并不多,还都以裹腹的为主。
细粮也是先顾着村里人,然后才轮到他们这些知青花钱买。
那些知青想要吃更多的细粮,只能选择到粮站花钱票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