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然被抓了,李相可是也参与了宫变的,又是跟摄政王穿一条裤子的,第一个就是抓的他。」

看守人仰头吃了颗花生米,走过来笑道:「还用送信不,我这可方便呢。」

李原就关在天牢里,自然方便,不过他也没想着给李玉去送信,人都进天牢了,送了信又能怎么样,不过是看上了她头上手上的金玉首饰。

之前怕被连累,不敢拿,现在摄政王都被抓了,他抓的人估计也没人管了,这些好东西不要白不要。

李玉满脑子都是她爹被抓了,如被雷劈了一般,她爹被抓了,谁来救她?

看守人见她不动,直接开了门锁进来自取,李玉头上手上都被撸了干净,等她反应过来后,看守人已经出去重新锁上了门。

「我不信!我不信!你胡说!」李玉疯了一般大喊大叫,「摄政王怎么会被抓,我爹怎么可能会被抓,他们是摄政王,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皇帝都得听他们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会被抓!」

看守人得了好处,被吼了也不与李玉计较,还好心的告诉她,「不仅摄政王和李相被抓了,他们全家也没有一个漏下的,全都进了大牢,不日就该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了。」

全家这个词又一次打击到了李玉,她不敢再吆喝李原是她爹,她是李原最疼爱的女儿了。

对,她是郑家的小妾惠娘,她跟李原丶跟李府一点关系也没有。

李玉心中慌乱的告诫自己,颓然的坐倒在地,泪如瀑布,就算她跟李家没关系了又怎么样,不还是被关在这里,生死不知。

此时牢中进来了两个太监,说是奉了谕旨召见李思,看守人疑惑皇帝召见李思干什么,但对方拿出了腰牌,他也只有听命。

眼看着李思被带走,那两个太监还对李思毕恭毕敬的,李玉及郑策都看傻眼了,不知这到底怎么回事,怎么李思就被放出去了?

郑策更是在后面大喊让李思也求皇帝放了他们,不过李思头也没回,只留给了他们一道背影。

昭德殿内,晴光通明,却因放着冰盆而没有丝毫夏日炎热,皇帝与太后具都在座,李思被带进来,太后连忙赐了坐。

他们能顺利扰乱齐凌的视线给他下套,多亏了李思的干扰,可以说李思也是扳倒摄政王党派的一个重要功臣。

齐靖给李思看了齐凌及李原的供词,当年李昉并没有通敌,之所以被以通敌罪名下狱斩首,全是因为不愿加入摄政王党派而被构陷。

他们的计策并不多复杂,只是在李昉家中放入了通敌的信件,搜查出来后也没有详细审案,靠着齐凌的势力迅速抓了人,判了罪。

那在李昉家中偷放通敌信件的便是李原。

亲爹害死外公一家,皇帝和太后都怕李思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但见李思并没有多少纠结于心,太后便不由得更加心疼这纤弱女子,皇帝也眉宇微结。

之前摄政王定亲宴席上他便匆匆见过李思一眼,那一眼让他觉的对李思似曾相识,但当日事情太乱,那感觉一瞬即逝。

现在李思就坐在他面前,那熟悉又复杂的感觉又丝丝冒出。

第36章体弱多病的世子夫人36

「太后,陛下,臣女外公被奸臣陷害,含冤而死,如今因奸臣乱国致使强敌在外,外公泉下有知更会死不瞑目。

臣女虽未得过外公教导,却也见过母亲舞刀,母亲去世后,臣女便在无人处练习,十二年来无一日懈怠练就了一身武艺,虽不及外公的精湛,但应付蛮夷应不在话下,臣女愿继承外公遗志,抗战蛮夷,维护大燕清明盛世。」

李思说着已经跪了下来,神色坚毅,看来是请命决心已定。

但太后与齐靖都皱了眉,眼前女子虽然聪慧,但身姿纤弱,病容未褪,如何战得了一身腱子肉的蛮夷兵士。

「打仗是他们男人的事,咱们女人就在家里好好守着家门,不让儿郎们有后顾之忧便行了。」太后还是很喜欢李思的,不想她冒险,便劝道,「你且放心,哀家与皇帝是不会让蛮夷攻下京城的。」

虽然如此说,但能不能成功阻止蛮夷,太后心里并没有多少底,这本就是皇帝与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扳倒了齐凌之后,蛮夷必然攻至京城门下,要么他们在蛮夷领袖身边埋下的暗线与吴回里应外合,成功溃败蛮夷,大燕全胜,要么他们失败,蛮夷攻下京城,大燕覆灭。

大燕二郎千千万,还不需要一个弱女子上阵搏杀,齐靖自然也不会允了李思的请命。

但李思并不罢休,不过也算退了一步,「若蛮夷真的兵临城下,请陛下准许臣女一同观战。」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