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魏征他懂个屁(第1页)
伴随着武则天的登场,天幕讨论愈发激烈,武则天以前的朝代也开始议论纷纷。秦朝。嬴政突然又想笑了。隋朝二世而亡。这唐朝不会也是二世而亡吧。那真的是……太棒了!看谁以后还敢蛐蛐自己的大秦二世而亡,那隋朝,唐朝不也没存在几年嘛!……汉朝。刘邦看到武则天登基称帝后,心里“咯噔”一下,他偷偷瞥向吕雉。果不其然,吕雉已经陷入了沉思。至于思考的内容是什么,刘邦用屁股都能想得到。无非就是天幕那女子能当皇帝,那她未必不可以之类的想法。刘邦看向一旁正吃的正不亦乐乎的蠢儿子刘盈,心里暗自叹息。他是想过换太子的,可看现在这情况,他若是敢换太子,那他死后吕雉就敢当皇帝。到时候,第一女帝的名头,估计就要换一换了。“陛下放心,只要盈儿是太子,我不会乱来的。”见刘邦一直偷瞄自己,吕后索性将话挑明了。偷看被人抓个正着,刘邦却丝毫不尴尬,嬉皮笑脸地说道:“皇后误会了,朕可从来没想过换太子,我觉得盈儿挺好,真的!”刘邦语气十分真诚,但吕雉并不买账,只是冷哼一声,转移视线望向天幕,不再回应。刘邦见状,摇头苦笑,目光看向刘盈,眼中带有几分怜悯。摊上个这么强势的母亲,既是幸事,也是不幸。……唐朝。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还未散去呢,这下直接凝固在脸上了。李治继位?那李承乾呢?他那么大个太子呢?就算太子出意外了,也该是李泰啊,怎么也轮不到李治那个小家伙吧。还有,朕的大唐居然被一介女流窃夺了?想到他的大唐貌似也二世而亡,李世民勃然大怒。“来人!给朕去找到这个武则天,哪怕掘地三尺也要给朕找到她!”李世民的吼声震动了整座大殿。殿内的长孙无忌几人,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主打的就是一个木头人。天幕所揭示的未来中说的很清楚,武则天原是武昭仪,后为皇后,最终篡位称帝。那这属于是皇帝的家事,他们不好过多置喙。万一被小李治记恨上了,那他们家族以后可就要遭老罪咯。当然,有一个“铁头娃”那是丝毫不惧,一点也不看气氛,站出来直接开麦:“陛下,后宫历来不得干涉朝政,这是历朝历代无数血的教训。望陛下,吸取教训,以身作则!”盛怒之中的李世民闻言,差点直接激情开麦。他以身作则个屁,又不是他的后宫干政,这话应该跟李治说去才对。考虑到李治的年纪,再考虑到魏征的战斗力,李世民最终不得不强压下怒气,转移话题:“拟旨!”“后世儿孙,不得纳武姓女子入宫,违令者,天下李姓王者共击之!”至于后宫不得干政这样的屁话,李世民提都没提。如果可以,没有哪一位帝王想要后宫干政,都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主少国疑时,不后宫干政,难道等着权臣掌权?真以为那些人都是诸葛亮,霍光?更多的是曹操,董卓那样的乱臣贼子。魏征他懂个屁的权利!……武周。武则天望着天幕上的滚滚小字,不屑地冷笑一声。多少年过去了,这群人还是那样。见不得女人掌权,见不得女人当皇帝。可见不得,又怎样?她就是要天下人都明白,男子能拥有的力量,女子亦可拥有,男子能做得了皇帝,那女子亦能做得!女子不如男?牝鸡司晨(jisichen)国不幸?呵!若真是天命如此,那她便做那顶上的天!……【公元705年,李显等人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复国号为唐,史称“神龙政变”。】【公元712年,李隆基继位,将唐朝国力推向顶峰,史称“开元盛世。”】——“李二凤死的太早,李三郎死的太晚。”——“滴!你的好友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张九龄,孟浩然,刘禹锡已上线。”——“开元年间,国立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两个空前足以说明李隆基前期有多猛!”——“那是一个连乞丐都不接受外国人施舍的时代。”——“什么叫真正的太平盛世,1周边无大国2周边无敌国3周边无强国。这就是那时的大唐,四个字简单概括,万国归附!”——“《旧唐书》中,对李隆基的记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这人唯一的缺点应该就是活的太久了。”——“一日杀三子这还不叫缺点?冷酷,冷漠,冷血的简直非人。”——“有一说一,对于皇帝这样的政治生物来说,这还真算不上缺点。”,!——“大唐,我最:()诸朝陪我刷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