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1页)
正说着,那头宝玉和黛玉也相携而来,又说两句话,探春便切入正题说起了起诗社的事情。于是众人一一定了号,看官们莫嫌繁琐,实在得再表露一番方好:薛宝钗——蘅芜君、迎春——菱洲、惜春——藕榭、由仪——稻香老农、探春——蕉下客、黛玉——潇湘妃子、宝玉——怡红公子。由仪倒是仍然说了李纨记忆中的名号。由仪于是将李纨记忆中的另一番话说出来,大意便是自己和迎、惜二春不会作诗,便让出来,另外领旁的差事。并自荐做社长,为这诗社的东道主人,荐惜春、迎春为副社长,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惜春迎春听了忙不迭地点头,均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探春等对由仪素来信服,况她这主意也是极好,便都依了。众人又做了一回海棠诗,推了蘅芜君做魁首潇湘妃子第二。宝玉有心推一推黛玉,黛玉却极喜欢宝钗的诗,于是他也只能无奈垫底,看着魁首与榜眼相亲相爱了。由仪又订了每月初二、十六日开设,又将银钱上说得明白:“咱们这办诗社,自然少不得用银钱,你们月钱有限,也不从你们那里处。我的手头是比你们宽松的,只先拿出五十两用着。”她话音刚落,探春已道:“咱们大家的玩乐,怎好只要大嫂子一人出钱?”又道:“大嫂子,我已有了个主意,只是怕得你再分派一个官职了。”由仪问她的意思,探春便说了请王熙凤做监察御史的事情。这话音刚落,屋子里几个人都笑了,宝钗抬手点了点探春的额头,笑道:“你这丫头啊!”由仪思忖片刻,点了点头:“如此也好。”又道:“不过也得择个好时候告诉她,如今就先将我那五十两充作公款,下月初二日,我从那里头取了银子来置办果品水酒,就在稻香村后头那个小亭子上。那头是有一溪水流的,再搬些菊花过去,也不用圆桌,只将毯子厚厚的铺着,再搬三四张矮桌长案,当地设软垫坐褥,岂不雅致?”众人都点头称是,探春也道:“近日府里忙,也不去打搅琏二嫂子,且等过了这一阵子再说吧。”说着,迎春忽然道:“说起来,湘云妹子这两日不在,岂不落下了她?”宝玉一时捶胸顿足:“岂不正是,我就想着忘了什么东西。”由仪只笑道:“既然这样,等会儿你去老太太那儿,明儿接了她来不就好了?”宝玉连连点头:“我马上过去。”说着抬脚就走,众人就相视一笑,各自散了。那头宝玉到了贾母屋里,求着贾母要接史湘云过来,贾母只道:“今儿天晚了,明儿一早去接去。”宝玉无法,只得应了,回园子里胡乱用膳睡了,第二日一早,立刻又往贾母房中去。贾母哪里不知道他的小心思?当即嘱咐人备了车轿去接史湘云,果然午间便有人通穿:“史大姑娘来了。”宝玉高兴的要命,等给贾母行过礼,马上拉着人进了园子,到了由仪院儿里。由仪这边三春、宝钗、黛玉都在,正是院后山下那个亭子里,或是说话、或是看书、或是下棋、或是抚琴,都极自在。由仪就歪在一张铺了厚厚的坐褥软垫的美人榻上,手中一卷旧书翻得缓慢,只用来消磨时间。见史湘云来了,宝钗就对云心道:“好姐姐,请取些笔墨来吧。”云心笑着答应了,不多时回来,身后两个婆子抬着一张高矮合适的书案,又有丫头拿着笔墨、宣纸等物,迎春将韵告诉史湘云,道:“你快把诗作了吧,不然可真要让你扫地焚香了。”湘云腹中已有了成算,此时提笔挥手而就两首,又说了一番谦虚话,又让众人看。众人看了都说家伙,只说这海棠诗不枉“海棠社”的名字,湘云又道:“明儿且罚我做一个东道,先邀一社。”众人都点头说极好,唯有宝钗拧了拧眉不知想到什么。等众人散去的时候,由仪抬手拉了拉宝钗的袖子,低声道:“你只告诉她用社里的钱做东道,回头将银子写成条子报给我就是。”宝钗笑了:“本来也不花费什么,我心里有了底了,就用下头人孝敬的东西,再者铺子里也有好酒,再备四五桌果碟子,足够了。”由仪点头:“你心里有成算就好,只是需花银子的还得告诉我,不然这诗社岂不不公了?只是记着一式两份,不然不公。”又轻笑着调侃了一句:“若是底下孝敬的就不必了,想来堂堂皇商也不想改行做二手贩子。”宝钗笑着应了,只道:“果然大嫂子心细如发,竟连我想着什么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