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霍巡看出她的束手束脚,心里不由得好笑,伸手把她拦腰抱了起来。原来看她那张芙蓉面上丰盈了些,身子骨却还是轻飘飘的,像定窑新烧的白瓷瓶,一用力便唯恐捏碎了。

徐复祯脚下骤然离地,吓得忙用手臂环住霍巡的肩颈,这样一来,却贴得他更紧了。

她悄悄抬眸望上去,从他那锋棱的下巴,到挺直的鼻梁骨,最后看到点漆双目中俯视下来的一点笑意。

她心里不由小鹿乱撞起来,又有些羞涩:要是叫人看到,可该怎么解释呢?

她干脆把脸也埋进他的颈窝里面。

他的衣服里混杂着皂角和雪松的香气,好闻得让人安心。

凸起的锁骨隔着挺阔的袍领微微硌着她的脸,伴着他走动的幅度,传来微微的震感。又或许那震感来自他的胸腔,总之是渐渐与她的心跳同步了起来。

霍巡抱着她走了一段路,草木枝枝蔓蔓的掩映之间,竟座落了一间草庐,庭前植了两株银杏,像世外桃源般出现在的后山里。

霍巡把她放了下来,徐复祯小心地踩在了坚实的土地上,这才好奇地上前几步,打量着那间朴陋的草庐,前后是幽深静

邃的草木,藤萝缠绕着墙体,倒是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了。

霍巡等她看够了,这才拉着她走进去。原来草庐里又是另一方天地,虽然疏简,却透着素洁高雅的情致。

庐内不置凡俗一物,只中间一方黄竹矮几,上面摆了一道茶盘,叠着素青瓷的茶具。一旁的铜炉上烧着一壶水,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竹墙上挂着一方八卦镜,一顶草笠。

颇有些古人「避世煮茶度春秋」的风雅。

徐复祯不由有些好奇地回头看霍巡:「这是你的地方?」

霍巡自顾盘膝在矮几旁坐下,提着那壶烧开了的白水,漓漓地淋在茶盏上面,一面笑道:「是观中道长的宝地,我借来一用。」

徐复祯有些意外,他竟连平霄宫的道长都认识。不过转念一想,他到哪里都吃得开,认识平霄宫的道长好像也没什么稀奇的。

她在他身旁的软垫上坐下来,托着腮看霍巡行云流水般地取出茶饼,浸水,冲泡,分茶,白玉筷子般的指节穿梭在素青的瓷盏上,从容的姿态里透出芝兰玉树般的优雅。

霍巡不用抬眸也能感受到徐复祯的目光在他身上流连,他将盖碗里的茶水沥到茶杯上递给徐复祯,笑着道:「家父酷爱饮茶,所以我也略通一二。」

徐复祯接过茶杯一看,那浅金色的茶汤泛着一点翠色,香气馥郁扑鼻,她细细品了一口,茶水入口芳醇回甘,馀韵悠长,确实是难得的佳茗。

她不由有些羡慕地说道:「令尊对你的影响一定很深。」

霍巡笑了笑,道:「家父家母都是疏放旷雅之人,我不过略习得些许皮毛罢了。」

徐复祯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落在他腰间系着的那枚延龄眉寿白玉佩上,忽然开始羡慕起他来。

虽然他们都是少失怙恃,可是霍巡的言谈举止中都透出他的父母言传身教出来的立身之本;

而她虽有幸得姑母庇护,却没有牵引着成长的亲长,连个性都是柔婉无依的。难怪姑母不在以后,谁都能上来踩她一脚。

她不由生出了些郁郁之心。

霍巡见她的眸光暗淡下来,知道她在伤怀己身,不动声色地说道:「以前家父家母感情甚笃,经常在山中结庐对坐煮茶,往往坐到天黑。暮色起来以后远处就是朦胧的山岚,近处则是升腾的茶雾,犹如仙境一般。」

徐复祯听得入迷,不由心生憧憬,看着草庐的竹窗外透出的空蒙山色,不由惋惜道:「可惜我们不能在外面待到暮夜……」

话未说完便反应过来,不由羞恼地乜了霍巡一眼,转过头去,素白的面庞却悄然漫上了红晕。

霍巡忍着笑,伸手覆上她的手背,眼神里尽是潋滟的柔情:「以后会有机会的。」

徐复祯想起自己最初的时候答应等他三年。后来被王今澜的到来威胁到,又决定只等他两年。可是现在,她觉得一年都好漫长!

当然这样不矜持的话她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便咬唇拐着弯地探他的口风:「那大朝会以后,你还要跟着成王回蜀中吗?你下次再回京是什么时候?」

其实她知道答案:他下次回京是盛安十二年的春天。可是他如今有了她,总会为她考量一下吧?

一双秋水杏仁眼便充满期冀地看向了霍巡。

霍巡道:「我正是要跟你说这件事。」

他从来不在徐复祯面前讲朝政的事,可是如今为了安抚她的心,他得把一些利害关系跟她讲明了:

「这几年宫里大兴土木,国库不够便扣下了开支最多的军费。如今西北一带秦凤路丶西川路的边防重地都对宫里那位颇有怨言,全靠成王压着才能维持面上的平衡。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