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页)
「我去要我娘的嫁妆!」说到这个,徐复祯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她将徐家侵吞她母亲的遗产的事跟霍巡说了一遍。
霍巡问道:「你打算怎么要回来?」
徐复祯道:「我打算到了抚州,先派人去调查一下单子上的那些契书是不是还在我母亲名下。再去找徐家人收回契书。他们要是愿意交出来最好,要是不愿意,我就告到抚州知州那里去。」
霍巡道:「徐家在抚州应该算大族吧?你怎么肯定知州会帮你呢?」
徐复祯道:「我手上现在有盖着常家印信的嫁妆单,这就是铁证,法理是站在我这边的。」
霍巡意味深长道:「在地方州府,有时候人情比法理还重要。」
徐复祯不服:「说到人情,现在的抚州知州曾在白鹿洞书院求学,算是我外祖常氏的学生;江南西路的提点官是平贞四年的进士,我祖父刚好是那一年的主考官,他也算我祖父的门下。难道他们不应该帮我吗?」
霍巡不置可否:「地方州府的官员与大族之间都有盘根错节的利益牵扯。或许告官有用,但往往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你等得了吗?」
「啊……」徐复祯原本满满的斗志被霍巡几句话说得偃旗息鼓,她沮丧地问:「那你说怎么办?」
霍巡问道:「徐家有多少口人?」
徐复祯摇头,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徐家有五个房头,我家是二房。」
她告诉霍巡,徐家的先祖原本是个秀才,他的两个儿子都当了官,那两位就是徐家的两个老祖宗,他们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就是徐家五房。如今的长房丶三房和四房是其中一位老祖宗所生,二房和五房则是另一位老祖宗所生。
其中二房也就是她的祖父徐骞,官最高当到了中书侍郎,下一步就是参知政事,却病死在了任上。徐骞只有一子一女,其子徐秉亦是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洛州知州,将来定是前途无量,谁知他却死在了平贞十三年的洛州水灾。
自此,二房独留下她一个女儿,又有其母留下的大笔遗产,也难怪徐家的人敢肆无忌惮地侵吞她的财产了。
霍巡听后,沉吟道:「集团在抵御外敌时会坚不可摧,可若是祸起萧墙,则会很快就分崩离析。」
徐复祯道:「你的意思是……将好处许给其中一房,逼他们反目干戈,我再坐收渔翁之利?」
霍巡点点头,又微微皱了下眉头,道:「这毕竟是个杀招,若是成了,只怕徐氏从此也会一蹶不振。」
他到底顾忌着徐氏是她的族人。
徐复祯却没有这样的顾虑:「那也是他们自找的!当初我祖父身居高位,虽两袖清风,可是他们拿着我祖父的名号也享受了许多隐形的便利;现在人走茶凉,他们却这样欺负我一个孤女,你觉得这样的家族能长久吗?」
霍巡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道:「你才不是孤女。」
徐复祯高兴地搂住了他,又有些惭愧:「你真厉害!我怎么想不到这么好的法子呢!」
霍巡轻轻回搂住她,温声道:「其实你的胆识和魄力已经实属难得了。我到底比你经历的事多一些,又是局外人,看问题自然比你清楚一些。到时我陪你一同去抚州,有什么事也更好应对些。」
徐复祯心里暖暖的,又有些忧虑地说道:「这样会不会太耽误你的事情了?」
霍巡笑道:「我在京城的事已经办完了。陪你去抚州再回兴元府,中间也不过是差几日的时间罢了,并不要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