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页)
徐复祯不明所以地跪了下来。
徐夫人道:「是谁教你说要解除和宗之的婚约的?」
徐复祯看着徐夫人,道:「没有人教我。是我自己不想嫁给世子了。」
徐夫人有些错愕:「为什么?」
「姑母,你难道不明白吗?」徐复祯哽咽道,「王今澜能给世子送吃食,世子愿意吃她的东西,可见他们一个是郎有情,一个是妾有意。世子明知王姑娘不可能与他为妾,还这样做,说明他心中已经舍了我。他既变了心,我还有什么好不舍的!」
徐夫人叹道:「宗之他还年轻,难免犯些错误。这回老天不是惩罚他了吗?谅他下回也不敢了。等你们成了亲,世子便会收心了。」
徐复祯摇摇头,道:「姑母,你不了解世子。就算是我跟他将来成了亲,他也会只怨我阻了他的姻缘。与其将来相看两生厌,还不如现在就放手。」
徐夫人摇头叹道:「傻孩子,情意是最不重要的。你将来嫁给他,生下嫡长子,有姑母照拂着,谁也欺负不了你,就算他怨你又如何,你是正头娘子,谁也动不了你的地位,这才是真真要紧的。」
「可是……」
「没有可是了。」徐夫人打断她的话,「你知不知道京里其他的公子,十几岁就流连烟花巷的有,通房丫头一大堆的有,成日跟小厮书童狎玩的有,我给你两个妹妹都快挑花了眼都没挑着合适的。你宗之哥哥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你要是现在就放了手,那只会便宜了别人去!」
说罢,她又伸手拉徐复祯起来到身边坐下,心疼地说道:「快别跪着了。方才在荣萱堂跪了那么久,又没个跪垫,膝盖要疼了。」
又扬声道:「舒云!那我那罐白玉化肌膏过来!」
徐复祯忙道:「姑母,我没事的。」
她沮丧地发现,自己没有办法说服姑母解除这个婚约。
在姑母眼里,嫁给秦萧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她也没有办法跟姑母说,她已经为自己物色好了一个夫君人选。
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徐复祯泪水涟涟道:「姑母,可是王今澜今日说的那句话,我无父无母,嫁给宗之哥哥会拖累他的……在旁人眼里我是不是真的配不上他?」
「这个你别放在心里。」徐夫人道,「我是他亲娘,亲娘都没有意见,旁人谁敢置喙?」
徐复祯又道:「如果……如果我出嫁时的嫁妆丰厚一点,会不会少些闲言碎语?」
徐夫人安抚她:「你放心,你爹娘的遗产将来都是你的嫁妆。咱们祯儿可不是什么孤女,是个小财主呢!」
徐复祯眼睛一亮,道:「真的吗?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些嫁妆。」
徐夫人沉思了一下,道:「你父母的遗产在抚州委托你大伯母打理着呢。等你出嫁时,自会列出嫁妆单子,把那些财物都交托到你手中的。」
抚州的徐家以诗书传家,祖上出过最大的官便是徐复祯的祖父徐骞,曾官至中书侍郎。
但他为官两袖清风,并没有用职权为徐氏谋利,是以徐氏族人其实并不算丰裕。
徐骞的长子徐秉也就是徐复祯的父亲,求娶了润州常氏的姑娘为妻,常氏乃百年豪富世家,徐复祯的母亲常氏带了很多嫁妆过来。
但因为常氏早亡,嫁妆便留在了抚州徐氏。
徐秉亡故后,财产便交由徐氏族人打理。
徐复祯因为那时年幼,根本不知道父母留了多少遗产。
现在想想,上一世徐氏族人为了侵吞她父母的遗产,竟连脸面也不要了,将堂堂中书侍郎的孙女丶洛州知州的女儿许给秦萧为妾,可见那得是多大一笔财产!
无论如何,她得借着姑母的手把属于她的财产拿回来。
徐复祯哽咽道:「我爹娘走得早,都不知道他们给我留下了什么东西。」
徐夫人道:「咱们徐家耕读传家,你祖父和父亲为官又是清正廉洁,倒没有留下多少东西。按族产份例不过是几亩薄田庄子罢了,最珍贵的还是一些书画典籍。倒是你母亲嫁妆很丰厚。」
说着,徐夫人陷入了回忆,「当时你母亲嫁进来时,我还没出阁。我还记得他们大婚之前,常家往徐家抬嫁妆整整抬了三五日,什么叫十里红妆,那场面可真壮阔!不说润州丶抚州两地的良田商铺,就是京城,也有十好几间商铺宅院。」
徐复祯有些好奇:「我娘是什么样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