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页)
徐夫人让舒云送了周太太出门,这才揽着徐复祯道:「平日里难得见你来一趟,怎么今儿午歇一过便巴巴地来了?」
又见她面色似有愁绪,徐夫人不由沉下脸来:「是不是王姑娘给你不痛快了?」
她虽忙着侯府的中馈,可姑娘们院子里的动静也瞒不住她——几个姑娘凑在一起打了一上午的牌,下午侄女就委屈巴巴地过来找她,不是受了委屈来告状是什么?
徐复祯忙收起心中的忧思,想起正事来。
她这趟是来给王今澜讨花椒的,可不能让姑母先恼了王今澜。
于是忙换上了笑脸,道:「姑母说什么呢!我跟澜姐姐好着呢。不过我听澜姐姐说,她吃惯了蜀中的口味,在侯府吃得不太习惯。」
徐夫人一听是为着这事,不由松口气下来。
婆母王老夫人把侄孙女送过来就是为着秦萧的婚事跟她抬杠的,她还真怕两个小姑娘处不来,委屈了哪边都不是,如今听说两人相处和谐便先放下一半心来。
她笑着顺了顺徐复祯鬓边的碎发,道:「既然如此,我再去请个蜀地的厨子过来便是。」
徐复祯道:「何必那么麻烦?姑母在每日的肉菜采购上加一项花椒便是了。澜姐姐说,在她的菜里加上些花椒就对味了。」
「花椒?」徐夫人轻轻蹙起眉头,有些犹豫道,「原也不是不行。只是你宗之哥哥小时候吃过花椒做的菜,不过半刻便咽喉红肿差点窒息,还是请了御医过来才救回来。大夫说了,花椒是发物,叫你宗之哥哥再也不能碰,府里自此再没出现过花椒了。你那时还小不记得了,可姑母每回回想起来还心有馀悸呢。」
徐复祯眨巴了一下漂亮的大眼睛。
她当然记得啊,那时她站在秦萧床头哭得可大声了,御医来了都没能把她拉走。
可是,她现在也只是想帮王今澜吃上合口味的膳食罢了,若是王今澜想要投世子「所好」弄出什么事来,可就不是她能控制的。
徐复祯抱着徐夫人的手臂摇了摇,撒娇道:「咱们后厨那么多人呢,分出两个专管澜姐姐膳食的厨子不就行了。否则要是澜姐姐吃不好清减了,万一有人觉得姑母苛待她怎么办?」
徐夫人轻轻点了一下她的鼻尖,道:「你呀,就这么紧张你澜姐姐?那便依你的,采购些花椒进来,再让厨房里头看着点,千万不能混进宗之的膳食里。」
徐复祯没想到徐夫人这么容易松了口,高兴得搂住她的脖子,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来,于是问道:「姑母,方才那个周太太来干什么?」
姑母让周太太来是为了给秦家姐妹说亲还是给王今澜说亲?
姑母知不知道王老夫人有意撮合王今澜和秦萧?
徐夫人笑嗔道:「你一个小姑娘家打听这个做什么?」
徐复祯撒娇道:「我好奇嘛,你不给我说,我悄悄问舒云姐姐去。」
徐夫人捏了捏她的鼻子,笑道:「还能为着什么?你两个妹妹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姑母让周太太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所以不是给王今澜说亲吗?
徐复祯脸上的笑意微微一滞。
殊不知徐夫人自有她的考虑。徐夫人知道老夫人不太满意秦萧与徐复祯的婚约,这个节骨眼上叫来一个适龄又漂亮的侄孙女过来,为的什么昭然若揭。
不过她并不担忧。儿子秦萧是有主见的,他跟徐复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怎么可能听老夫人的安排?
只是她现在并不好插手王今澜的婚事。等秦萧和徐复祯的婚约过了明路,老夫人死了这条心,她再给王今澜安排一门好婚事,老夫人自然也挑不出她的错。
眼下最发愁的还是两个女儿的婚事。秦惠如性格活泼天真,秦思如心思敏感细腻,得好好给她们挑选婆家才是。
想到这里,她对徐复祯道:「这事先别告诉你两个妹妹,免得她们多想。」
徐复祯道:「姑母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我回去好好督促着她们做针线。」
如今目的也达成了,徐复祯便辞了姑母回晚棠院。
路上,徐复祯回忆着上一世秦家姐妹的婚事。
秦惠如嫁到了江陵望族顾氏的长房,长兄是族里的宗子,夫君是最得父母偏爱的幼子,虽没有功名在身却难得清闲富贵。
可秦
惠如性喜热闹,不愿意离开繁华的京城嫁到外地,跟姑母闹了好长时间的别扭;
而秦思如的夫君是在两年后的春闱中进士登科的寒门士子,虽门第低些,但贵在仪表堂堂又年少登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