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页)
谁知徐大太太便献上了这么份「大礼」,对她一个小辈用这么恶毒的计谋。就算她不逼大老爷休妻,姑母恐怕也不会轻易放过徐家!
可是话又说回来,要是她一时不察真让大太太得逞了,那被毁掉的人就是她了。多亏了霍巡一直陪在她身边!
徐复祯心中百味杂陈,渐渐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马车的一个颠簸又震醒了她。
车軲辘行驶在结冰的地面上发出单调的木头咿呀声响。
徐复祯掀开一线车幔往外看,苍穹阴云压顶,满目肃杀的白。连空气里也是冷冽萧条的味道。
如此似曾相识的场景。徐复祯的目光便不由转到了赶车的人身上——
车夫背对着她,迎着风瑟缩地坐在轴板上赶车。
她心里顿时空下一块,有些意兴阑珊地拉紧帷幔,躲回了车厢里面。
越近歧州,风里肃杀的意味越浓了,每隔数里便见到荒败的景象,路边的冻死骨,大雪压塌的草庐……
徐复祯也没有了跟菱儿嬉闹的心思,把头抵在迎枕上想着施粥的事情。
菱儿告诉她,她想施粥的话要备好柴火,到了地方再现找柴火是不现实的。
徐复祯从善如流,又在队伍中加了两辆拉满柴火的马车。天寒柴贵,不过银子如今在徐复祯眼里就是个数字罢了,她没什么舍不得的。
她决定把施粥的地点定在上回歧州的那个驿站。
一来那驿站地方大,有施展的;二来那驿丞心善,能帮得上忙;三来其实是为了她一点私心。
上回在那驿站,她受了那么多百姓的跪拜却没帮上他们,她想给他们一个交代。
天色快暗下来的时候,卫队的信兵先一步抵达驿站报信。
那驿丞正和几个驿卒有气无力地躺在床板上。
年底驿站迎来送往各路回乡的官员,他那两石米很快见了底。不敢克扣官老爷们的热汤热饭,只能让自己和驿卒饿着肚子了。
听到那信兵报上的名号,他便紧紧裤腰带准备去赶走那些窝在大堂取暖的百姓。
身旁的驿卒拉住他,道:「老郑,你忘了吗,那位长兴侯府的徐姑娘上个月才来过的。她肯收留那些老百姓的。」
驿丞哪里会忘?他肃然道:「贵人开恩是贵人的事,咱们得做好咱们的本分。我让那些苦命人到外头显眼一点的地方坐着,徐姑娘看到了,可能就让他们进来了。」
最后两句话却是压低声音跟那驿卒说的。
信兵摆摆手道:「别搞那些麻烦事了。徐姑娘说了,留在驿站的人不用赶!只是你们把后院收拾出来,随行的马车要停。」
几个驿卒苦着脸站起来,他们现在饿得连客房都不收拾,还收拾后院!
此间驿站本就建在郊外,地方广阔,那几个驿卒到了后院还没开始收拾,马蹄飒沓与车轮滚滚的声音便从官道上传来了。
驿丞忙上前去迎接。
迎着漫天风雪,他
眯着眼去数队伍里的马车。
一辆,两辆,三丶四……七丶九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