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第1页)
这日,陆书正准备去上朝,可家中奴仆过来禀报,说住在客院的客人又在发脾气,请陆书过去一趟。
陆书整理了下衣襟,便去了客院。
一座隐在山石竹林里的小院,院子外守了不少人,陆书还未走近,就听到一阵阵摔打声。
才踏进院子,迎面便飞来一块砚台。
陆书侧面躲过,朝里走去,满室疮痍,里头的人正披头散发如疯子一般发狂。
“还要多久?你们这群废物……”
“大皇子若再要这样,恐怕连见太子殿下一面都不能。”陆书绕开那些碎片和摔倒的桌椅,“不过这么些日子都忍不了,大皇子,您可比太子殿下差远了。”
这人赫然便是大皇子,陆书帮他偷梁换柱瞒天过海,救了他一命。
可他真的受不了旁人说他不如晁阙,此时见陆书又在胡说,抄起手边的笔架就扔了过去。
“他就是个贱种,我哪点比不上他?哪点比不上?”大皇子自小就受尽宠爱,实在不明白,为何人人厌恶晁阙,却又惧怕晁阙。
后来他终于滚了,可不过几年,就有回来了,还强势的傍上了皇爷爷,坐稳了太子之位,就因为他整日都想着攻下大庸么?
大皇子实在不明白,一个只知道上战场的莽夫,凭什么能当上太子之位。
千方百计,甚至有了父皇相帮,那个贱种还是回来了。
难道,当真是天命不可违?
陆书平静的扶起大皇子,轻声说道:“您没有哪点比不上,只是他更能沉得住气,大皇子,微臣会帮您的,如今,我们就快要计划好了。”
大皇子却连头都不抬,只苦笑着:“你们都是痴心妄想,痴心妄想……”
哪有这么容易,当初他计划精密,那个贱种都死不了,这群乌合之众能有什么用,不过都是垫脚石罢了。
九安城里又开始慢慢戒严了,风声里都传出一种紧张感。
黄庸递了奏折,说是要加强戒备,陆书和太傅商量了一番,倒也同意了。
宫中也开始有了小变化,从前大庸的宦官和宫女都遣散了,如今宫里伺候的,都是从前越国皇宫里的旧人。
清正殿一如既往,兽面香炉里吐出袅袅青烟,老皇帝躺在床上,浑浊的眼珠子缓慢转动。
一边伺候的小侍者正头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午后的日光甫从侧边窗棂映入,一派宁静祥和。
窗牖外有缓慢的脚步声传来,小侍者被惊醒,自上次太子殿下走后,这清正殿再也没人来了。
连忙迎了出去,见到竟然是太傅还有陆相。
“奴才见过陆相,太傅。”
陆书进了殿中,立时便皱起了眉头,老皇帝在清正殿住了不少时日,动弹不得,吃喝拉撒全都靠旁人照应,满室的异味,简直叫人待不住。
“微臣见过皇上。”
陆书和太傅两人跪下行礼,屏着呼吸,陆书抬头看了眼老皇帝。
苍老的十分厉害,太子未回来前还是漆黑的头发,如今全都变白了,见到他好似很激动,双眼满是惊讶,嘴巴长的大大的,却一句话都说不出。
小太监吓得一身冷汗,连忙走了过去,挡住了陆书的视线:“皇上早前就说不出话了,两位大人还有旁的事儿么?若是无事,皇上要休息了。”
陆书闻言也没在继续,沉吟片刻才道:“皇上像是身上不舒服,小公公多找两个宫女来,把这清正殿打扫一番吧。”
小太监连连点头,并未瞧见老皇帝朝陆书投去求救的眼神。
元窈又清净了好些日子,倒是赵清提了一句,“母后,陆大人怎么不来了啊?”
元窈倒是没去想陆书,反倒想起了晁阙,距离上次她说出了陆书后,晁阙就一直没再来过。
她也并不想掺和进去,陆书那些人,她已经劝过了,若是能醒悟,那自然好,若是醒悟不了,那也怪不得她。
第二日,陆书看到一封奏折,说是晋国公主要来大越,此时,人已经过了锁甲关。
“这件事,为什么没有一点消息?”陆书大发雷霆,这个时候,邻国来瞎掺和什么,正在打的热火朝天,晋国莫不是要来寻求合作?
太傅捋着胡子,笑呵呵的:“这件事,太子周前曾与我嘱咐过,是老朽的过错,没有与丞相大人先通禀。”
陆书连忙鸭血心头怒火,强忍着笑道:“太傅说笑了,原来如此,是小子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