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火(第2页)
“大嫂,咱家两口锅怎么就只有一个烧火灶?”韩璎指着铁锅下黑黝黝的洞口。
“一个灶省柴禾,这边蒸饭,陶罐里温水,饭好了,陶罐里水也热了,就不用给你大哥他们另外烧热水了。我娘家也是这么搭的灶台。”孙氏见韩小娘子今日乖巧,便也多说了些。
但也没与韩小娘子说一些在外面听到的风言风语。
还是等婆婆晚上拿主意吧。
韩璎琢磨着这个土灶台,觉得这个世界的人,在这方面还是有些生活智慧的。
不错。
韩璎暗暗点头。
韩璎在“柴房”里摸出一条还算规整的原木,拖到了灶坑口,然后坐了下去,醒了之后实在是没看到家里面有小矮凳。
蹲着也很累的好不好。
孙氏看了一眼,默默地没说什么。
毕竟今天小姑懂事了不少不是吗。
韩璎以前也是个做饭熟手,但通常用的是煤气灶或者电磁炉。
她只在视频上见过这种农家土灶,一时间还觉得挺新鲜。
韩璎往灶坑里塞了一些树枝,没有塞满,还留了一些空隙用来空气流通。
嗯,她记得一个特别漂亮又特别能干的农村博主是这么做的。
等她填完了柴,有些麻爪了。
这时候没有打火机,也没看见火柴啊。
就连古装剧里,“啪啪”两下碰在一起就能冒火星子点火的火石也没见着。
孙氏在一旁利落的淘完了米,正摘着菜,把野菜根、老叶子分类。>>
她边弄,边注意着韩小娘子的动作,见韩小娘子填完了柴就到处张望,明白了。
“小娘,你这是要引火了吧?大嫂来给你整。”
孙氏放下手里的野菜根儿。走到一边,从厨房架子上拿下来一个擦的锃亮的铜制尖底杯,出了灶房。
不是生火么?拿个奇奇怪怪的杯子干什么?
韩璎实在是很好奇,便跟了上去。
只见孙氏拿着尖底杯,从“柴房的”竹筐里取了一小把艾绒,就是艾草叶的绒毛。
然后在院子里走了两步,停在了一处阳光最好的地方。
接着韩璎看到孙氏把艾绒放在了杯子的底部,举着杯子,让它对着光。
韩璎盯着它,感觉过了很久。
但也只是几十秒不到,“呼~”的一下,杯子里的艾绒着了。
韩璎看着这一幕,觉得特别神奇,还可以这样!
“大嫂,我都没注意,平时就是这样生火的啊?”韩璎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孙氏。
孙氏瞧着韩璎的脸,见她没有什么对名声的忧虑,便也露出了笑容,道:“对啊,小娘你是平时很少进灶房,咱们一直都是这么生火的。”
说罢,不只从哪抽出一小把稻草,用艾绒的火将它引燃,边动作,边对韩璎说道:“生火啊,可得早点,一定要赶在有阳光的时候,”孙氏手上动作没停,拿着被引燃的稻草往灶台走,继续说:“还要在艾绒烧没之前,把稻草点着,不然可就白费功夫了。”
稻草燃得很快,孙氏在稻草烧到手之前,把它填入了灶坑,树枝跟着着了起来,整个灶膛里被火光映得亮堂堂的。